□ 王春阳
本报记者 张婷
11月15日,在纳溪区龙车镇鼓楼山,40余组家庭,超过100名游客走出城市,投入绿水青山间,开展了一场融合自然探索、历史教育与农耕体验的亲子游爬山研学活动。
“爬山潮”邂逅“研学热” 山野课堂乐趣多
随着健康生活方式的兴起,“爬山潮”正成为家庭周末出游的新风尚。活动精准捕捉这一趋势,将简单的爬山升级为一场内容丰富的研学探险。队伍从山脚出发,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徒步穿越茂密丛林,呼吸林间的清新空气,辨识沿途的奇花异草。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神秘的“星星岩”成为天然的地理教室,岩层的地质构造、亿万年的演变秘密被娓娓道来,抽象的课本知识在亲眼所见、亲手触摸中变得鲜活而深刻。
登顶鼓楼山,“龟背石”景点成为此行的重要打卡点。大家在此登高望远,长江南岸的田园风光与远山如黛尽收眼底。参与者王大彬感慨:“平时工作忙,很少这样陪着孩子彻底融入大自然。不仅锻炼了身体,孩子还在游玩中学到了知识,比待在家里看电视、玩平板有意义多了。”
历史与泥土的芬芳
铸就独特研学内涵
如果说自然风光是鼓楼山的“形”,那么深厚的历史文化则是其“魂”。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是参观解放军剿匪遗址。残存的炮台、斑驳的城墙与坚固的碉堡静静矗立,向来访者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孩子们围在讲解员身边,眼神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好奇。这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家国情怀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丰富了研学之旅的精神内核。
从历史的回响中走出,活动又迎来了充满烟火气的亲子农耕环节——挖高山红薯。田间地头,家长和孩子齐心协力,挥舞小锄头,当一个个沾满泥土芬芳的红薯被挖出时,现场爆发出阵阵欢呼声。这不仅是劳动体验,更是一堂生动的食农教育课,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本次活动是龙车镇聚力发展近郊游、打造泸州“酒城后花园”战略的一个精彩缩影。近年来,龙车镇凭借距主城区车程短的区位优势,以及鼓楼山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积极打破单一的观光模式,将“研学”“亲子”“户外运动”等元素深度融合,打造差异化、高品质的旅游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