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简放鹏)在泸州市2026年防火期前森林灭火“双盲”演练中,在古蔺县观文镇观文水库附近一处模拟烟点,我市出动了今年配置的新型装备——灭火无人机。该无人机可克服地形环境等不利因素,从空中有利位置,源源不断对准烟点喷水,覆盖范围近两个篮球场。无人机还能根据火场态势调整喷水角度,仅仅两三分钟,就把火势压了下去。
据市应急局火防科科长吴齐天介绍,该无人机具有物资吊运、灭火弹投掷、携带水带高空灭火等功能。最大起飞重量150公斤,双电池模式下可挂载重达100公斤的载荷。该无人机可将水带提升至100米的高空,配套供水车上的水泵可提供1.5—1.8兆帕的水压,喷口有效射程达到15米,工作时间10—15分钟。特别是该无人机还适用于复杂地形救援,可携带灭火弹或挂载80公斤水袋,通过空中精准投放,阻断火势蔓延。
市应急局应急指挥中心主任许友贵告诉记者,能够拖带水管灭火的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具有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快速响应、灵活机动和高效灭火能力上。
灭火无人机实现了快速响应与灵活机动,可迅速抵达火场高处,不受地形限制;搭载系留水管,能持续作业,运载、破拆作业高度可达100米。通过高压喷枪或系留软管,该无人机可精准覆盖火源区域,其采用相控阵雷达避障系统,确保安全的同时,25毫米水管能以高水压喷射灭火,有效扑灭80—100米高层建筑火灾和悬崖火,比传统举高消防车更高效。此外,该无人机避免了消防人员直接接触火场的风险,使用和维护成本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