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5年10月28日

纳溪区司法局“满天星”志愿团普法进校园

法律护身符点亮成长路

本报讯(吴悠吕 记者 曾臻)10月23日,纳溪区司法局组织“满天星”普法志愿团带着满满的“干货”走进纳溪中学附属东升学校,为学生们带来一堂生动的普法课。课上,普法志愿者介绍了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五大护身符”,让学生们明白法律既是“惩戒剑”,也是“防护盾”。

“法律从不是放在书架上的文本,而是时刻守护大家成长的‘护身符’。”普法课上,志愿者用这句话打破了学生们对法律的距离感。紧接着,志愿者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学生们系统梳理了三大核心权利:能让身心都舒舒服服的“健康权”,能安安心心上学学本领的“发展权”,遇到欺负有人撑腰的“受保护权”。志愿者结合真实案例,让学生们懂得了网络诈骗、校园霸凌等侵害是如何发生的,学到了“不轻信、不转账、存证据、快求助”等实用防护技能。

“在大家的成长路上,不只有自己在努力,还有五支‘守护队伍’在默默发力。”志愿者以“责任矩阵”的方式,逐层分析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司法机关五大主体的守护职责,让学生们看清身边的“安全防线”。

在家庭守护方面,志愿者结合未成年人监护纠纷案例,明确父母“抚养教育、保障安全”的法律底线,告诉学生们遇到困难时,父母的监护责任不会缺席,法律会为大家撑腰。

在学校守护方面,志愿者建议学校将安全教育常态化,并详细说明学校在校园设施维护、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责任,让学生们了解“校园里的安全感,有法律在兜底”。

在社会守护方面,志愿者普及严禁向未成年人售烟等相关法律知识,鼓励大家发现违规行为时积极监督举报。

在政府守护方面,志愿者介绍了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告诉学生们遭遇困境时,拨打这个热线就能获得政府提供的庇护与帮扶。

在司法守护方面,志愿者以110报警系统和少年法庭审判案例为切入点,阐释司法机关“惩治违法、预防伤害”的双重作用,让大家明白法律既是“惩戒剑”,也是“防护盾”。

“只有陌生人会实行性侵害吗?”志愿者问道。“不是。”一位学生举手回答。志愿者接着解释:“有些坏人会给你买好吃的、带你去好玩的地方来接近你。这时最关键的自我保护大招绝对不能少。”针对防范性侵害,志愿者教了大家简单好记的“三步保护法”:勇敢说“不”,赶紧离开,马上告诉家长、老师或者靠谱的大人!

纳溪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普法形式,让书本上的法律知识变成学生们手里的“护身法宝”,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