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燕 本报记者 刘墨
百年前,革命先烈恽代英怀揣改造教育、改造社会的革命理想,走进川南师范学校执教,并担任川南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在校期间,他提出“立志做人·刚健刻苦·周密恒久”的校训。百年后的今天,泸州师范附属小学以“传代英薪火 育时代新人”为核心,深挖恽代英精神丰富内涵,以培养“四美”党员、培育“和雅”学子为抓手,精心构建“代英党建”品牌,在师生心中播撒下传承与进步的火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党建引领教育发展之路。
A
“代英薪火”传承
党建引领师生成长
泸州师范附属小学党支部狠抓思想建设,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开展“代英讲堂”“时光之旅”“群团联动”等活动,激励全校党员教师践行“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其中,“代英讲堂”已成为学校党建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每年开展党支部书记讲党课、专家学者讲党史等活动达20余场次,把政治学习、党史学习教育、校史回顾等内容融入“三会一课”;组织师生参观朱德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影片,让红色精神深深扎根师生心中。同时,学校积极推动少先队活动、工会活动与支部工作深度融合,实现群团联动、协同发展。凭借扎实的党建工作,2023年,泸州师范附属小学党支部被江阳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少先队大队获“四川省优秀少先队集体”荣誉称号。
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学校将其作为评价教师的首要标准,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程,通过主题师德教育、树立标杆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该校坚持每年举办一届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定期开展“附小最美教师”“党员示范岗”“感动校园人物”等系列评选活动,用身边榜样的力量感染和激励教师。在“铭初心 强党性 铸师魂”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的推动下,近年来,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有53人次获得区级及以上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其中教师陈代玉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德育工作者”,教师金侃荣获“泸州市新时代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B
“代英薪火”引领
党建赋能教育提质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泸州师范附属小学以党建为引领,狠抓教师专业成长,构建起“课例研讨+课堂竞赛+专题研讨+课题研究”的“四课联动”研修体系,积极开发教师发展课程,每学年举行“大美中华学堂”校本课程课例展评、党员教师竞赛课等活动,并定期开展经纬教研、问题式教研等专题研讨,不断提高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四川省优质课展评中,学校党员教师孙霞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泸州师范附属小学开展科研展示周活动,采用“课例+阶段成果展示”的形式,引导教师将科研实践和反思总结相结合,从专业研究者角度审视课堂教学。近两年,在各级各类优质课竞赛中,学校共有30余人次获得区级以上荣誉,其中党员教师占比达63%,孙霞、陈思静、陈荣、邓选利等党员教师在四川省优质课展评中均获得一等奖。
在学生培养方面,学校通过关爱“五类”学生、千师进万家、“慧爱”家长课程等举措,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深入挖掘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依托主题朝会、班会等载体,培育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理想信念;连续5年在清明节前开展“缅怀代英校长”活动;每年校园艺术节以党史为素材创编文艺节目,其中课本剧《代英薪火》《赤水河上的密电码》均荣获省级一等奖。
此外,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把“代英故事”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分高中低年级开展“写代英、讲代英、诵代英”等系列特色活动。录制师生讲“代英故事”微视频12个,完成《代英薪火》学生读本的编写,目前该读本已进入最后审核阶段。
近年来,泸州师范附属小学通过“代英党建”品牌创建,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相融合,有力推动了教育高品质发展。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等27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让“代英薪火”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