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29日

纳溪区 监督“探头”架到一线 精准回应群众关切

□ 胡媛柯

“余大叔,今年的耙耙柑卖完了吗?”“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都可以向我们反映……”近日,纳溪区白节镇纪委副书记陶芮到兴桥村柑橘种植户余国全的果园走访。“多亏你们,今年的耙耙柑卖得又快又好!”看到陶芮,余国全满脸感激地说。

今年3月,纳溪区白节镇纪委在兴桥村开展特色产业监督时,余国全反映称,自家今年种的200余亩耙耙柑虽然迎来大丰收,但销售渠道有限,只能按照传统模式自行运往城区零售。然而耙耙柑采摘后保鲜期较短,这样的销售模式无法保证新鲜度,价格也上不来。

白节镇纪委随即走访各村了解相关情况,发现像余国全这样的果农还有很多,销售难成了果农们的“心病”。

针对这一情况,白节镇纪委随即向镇党委汇报,镇农业农村服务站立即响应,主动到果园里向果农了解情况。白节镇纪委通过农村电商和村集体经济,探索直销配送等新型销售方式,依托“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打造“产销一体”模式,建立农产品“点对点”销售网络,协调物流,降低运输成本,实现柑橘类特色产业销量、售价双提升,帮助全镇果农成功销售柑橘3万斤,增收5万余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纳溪区纪委监委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监督的重中之重,聚焦特色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土地流转金兑现、村集体分红等重点领域,持续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优势,整合“区、镇、村”三级纪检监察力量重点监督,深入推进“有事找纪检”工作,把监督“探头”架设到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察民情、听民意,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镇(街道)党(工)委反馈情况,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督促立足群众需求,精准回应群众关切。

“我们从政策出台到措施落实、从项目规划到资金使用,分片区、划重点开展了全链条、全方位监督,加强与审计、财政、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联动协作,解决困扰、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据纳溪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针对专项监督和案件查办情况,督促行业主管部门、镇(街道)、村(社区)开展自查自纠,分析问题根源,查找短板弱项,健全制度机制。

此外,该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从行业特点、关键岗位、廉政风险等方面精准发力,细化梳理形成“量体裁衣”式监督任务清单,查找职能部门和党员干部在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中消极懈怠、敷衍塞责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同时,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对涉及乡村振兴领域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贪污侵占等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快查快办,对失职失责行为严肃查处,严惩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着力打通助力产业发展“中梗阻”,护航农业全产业链高效运转。

今年以来,纳溪区纪委监委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检查4轮次,收集并推动整改问题127个,立案36件,查处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