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荣泰)4月25日,“笔墨丹青绘江阳 非遗传承谱新篇”江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诗书画作品展在“老泸州·大河街”历史文化街区开幕。本次展览展出我市100多位书画家的117幅作品,创作内容为泸州的历史人物、风景名胜、诗词歌赋等;展出非物质文化遗产26项,包括油纸伞、花灯、草龙、大贰、正骨术等。展览将持续至5月5日。
泸州兴阳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运营主管孙磊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集中展示省级项目泸州邓氏干桂圆制作技艺、蓝田花船、分水岭乡火龙节、泸州白糕、泸州猪儿粑、泸州大贰等20余个项目,并设有非遗集市、非遗动态体验区、非遗静态展陈区。非遗集市有国家非遗项目油纸伞制作技艺、泸州周姚黄耙、袁氏绳结等12家非遗项目及文创项目参展,动态体验区有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毕六福和中医药项目省级传承人王树臣、区级传承人程欢现场展示技艺,静态展陈包括泸州老窖、油纸伞制作技艺等27个项目的简介及图片展。
逛展市民周蜀蓉认为,展览作品体现了江阳特色,看完大有收获。她说:“作为一名书画爱好者,希望泸州可以多一些这类展览。”市民杨明正在学花鸟写意画,当日专程来逛展。她表示,诗书画可以陶冶情操,希望从大家笔下学到一些技巧。孙磊介绍,诗书画展区共展出书法作品52幅、绘画作品65幅,并特别创作了近百首诗词作品。当日,江阳区几名书画家还现场创作了书画。
“这次活动是我们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的一次实践。”江阳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李萧麟表示,江阳区正构建“非遗进校园、技艺传帮带、产业促发展”的立体传承体系,努力让文化遗产守得住传下去、活起来,并成为幸福江阳建设的文化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