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婷
“新项目敲定了吗?银行贷款进展顺利吗?”4月23日,龙马潭区特兴街道经发办主任李彬致电四川玖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贺业奎,回访企业贷款进度。
去年12月9日,李彬与泸州农商银行特兴支行行长郑宇走进企业,上门了解发展需求,解决企业难题。那时,四川玖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正在对接一个新的建筑项目,贺业奎当场咨询贷款政策。郑宇不仅现场解答,第二天还带领信贷经理上门收集贷款所需的基础资料。
自我市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以来,特兴街道在走访企业时都会带上金融机构,于是,一场政银企三方联动的“解题行动”逐渐展开,通过建立“政府牵线、银行组团”的服务机制,探索出一条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政银CP”主动登门 服务转型初显成效
▶
“没想到街道会带着银行行长上门讲解政策。”谈及去年底的那次走访,贺业奎记忆犹新。
2024年12月9日,李彬与郑宇组成的“政银CP”主动登门,现场解答企业关切的贷款政策问题。
这种“组团式服务”已成为特兴街道的固定工作模式。自2022年起,该街道将金融服务嵌入年度企业大走访,组建由街道主要领导、工作人员,银行负责人、信贷专员等构成的“助企专班”,在摸排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时,同步收集融资需求。
特兴街道老牌企业四川祥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经历印证了服务转型成效。2023年,祥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建了厂房,并购买了不少技改新设备。企业当时急需大笔资金周转。“助企专班”在走访中获悉这一信息,当即协调泸州农商银行特兴支行启动快速响应机制,信贷经理现场调取企业银行流水。由于企业资质较好,行长当即决定为其提供抵押贷款500万元。在街道的协调下,泸州农商银行特兴支行还对其补充授信贷款200万元,并申请利率优惠。不到一周时间,企业就拿到了700万元贷款。
“银行不仅放款效率高,还多增加了信用贷款额度。”祥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祥蓉感慨道。
从“单一解”到“组合拳” 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
在特兴街道的助企实践中,服务创新始终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针对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的特点,该街道联合金融机构打出服务“组合拳”:为初创企业定制“创业贷套餐”,为孵化企业推出“批量授信计划”。
泸州申金万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雪阳仍记得创业初期的窘境:“刚注册的公司没有信用记录,跑遍多家银行都吃闭门羹。”了解情况后,特兴街道助企专员邀请泸州农商银行特兴支行行长上门想办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行长推荐该企业申请有政府补贴的创业担保贷。随后,泸州农商银行特兴支行协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最终,泸州申金万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1.8%的年利率,获批100万元启动资金。
在酒城家政产业园,另一种服务模式正在释放效能。针对园区内20余家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特兴街道推动泸州农商银行特兴支行创新“1+N”批量授信机制:以园区为依托,建立孵化企业“白名单”,企业通过手机银行即可完成秒申秒贷。
据统计,去年,泸州农商银行特兴支行通过和街道“牵手”,为辖区企业发放贷款约1000万元。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服务“朋友圈”持续扩大
▶
随着助企成效显现,特兴街道的服务“朋友圈”持续扩大。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主动寻求合作。政银合作模式从最初的“街道带银行进企业”,升级为“银行主动找街道进企业”的良性发展生态。
3月28日,泸州银行龙马潭支行相关负责人前往特兴街道经发办,希望进企业,摸排企业贷款需求。“他们主动来助力企业发展,我们也希望企业越做越强,很乐意带着金融机构进企业。”李彬十分爽快。
当日,李彬带着泸州银行龙马潭支行相关负责人,走访了四川省周公礼酒业有限公司、泸州御酒老作坊酒业有限公司等,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介绍最新银行贷款产品情况。四川省周公礼酒业有限公司每逢春节是用款高峰期,该公司了解到泸州银行转款限额高、操作便利后,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各个银行产品不同,银行越多,产品层次越丰富,能满足不同企业的需要。”李彬说。
在李彬看来,“政府牵线、银行组团”的服务机制提升了工作效率,既能切实为企业解决问题,又能助力银行更好地防控贷款风险。“现在不是我们找银行,而是银行主动找企业。”李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