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23日

泸州银行​“特事特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解了企业急 暖了工友心

□ 本报记者 蔺艳霜

近日,在泸州市某建筑垃圾处置公司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施工现场,几十名工人有序作业,一片繁忙景象。公司负责人说,作为该项目的唯一贷款银行,泸州银行在关键时候展现了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企业遇困: 工程款结算遇阻,工友薪资发放告急

“80多名工友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绝不能让他们在过年时拿不到工资。”2025年春节前夕,泸州市某建筑垃圾处置公司负责人满脸愁容。泸州银行营业部在年前“暖薪”活动走访中了解到,这家公司因工程款结算延迟,资金周转出现困难,面临着300万元农民工工资的支付压力。对于公司来说,这笔钱关系着众多工友的生计,容不得半点闪失。

快速响应:

“双线并行”跑出金融服务“加速度”

泸州银行营业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由分管行长挂帅,成立专项服务小组。服务小组第一时间与企业负责人举行对接会议,了解企业困境,精准制定解决方案,高效执行各项任务。

面对仅剩7个工作日的紧迫时间窗口,专项服务小组创新采用“双线并行”工作法:主、从客户经理同步开展现场协调与资料收集工作,开启“白加黑”连续作战模式。仅2个工作日,贷前调查报告与授信方案就编制完成;1天内,审查审批流程全部结束,同时完成一般结算账户与内部监管账户的开立。此外,泸州银行积极协调不动产登记中心,为抵押登记按下“快进键”,顺利完成抵押登记。

通过构建“快速响应—协同作战—创新服务”的绿色通道,从调查到放款,全流程严格遵循“当日事当日毕”原则,关键环节平均提速60%。最终,泸州银行仅用时4天,就完成了3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的发放。

成效显著:

化解企业难题,实现多方共赢

“这笔贷款真是及时雨啊,80多名农民工兄弟终于能安心过年了。”随着300万元贷款资金顺利到账,公司负责人紧锁多日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企业在资金到账后,第一时间将工资发放到农民工手中。

泸州银行此次高效的金融服务,不仅成功化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还赢得了企业的高度信任。该公司的2家关联企业随即在泸州银行开立基本账户,并将工资代发、社保代扣等12项金融服务整体迁入。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是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泸州银行营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泸州银行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持续以有温度、有速度的金融服务,为民生保障和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