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23日

盘活残次林 种植白茶更致富

八角仓村种植白茶,既壮大了集体经济,也让村民在家门口挣了钱。 王超明 摄

本报讯(陈扬 记者 张婷)“我昨天采了40余斤白茶,挣了300元。”4月18日上午,纳溪区上马镇八角仓村村民何秀珍一边采摘白茶,一边和邻居吴理琼分享采茶收入情况。

眼下,上马镇八角仓村800亩白茶进入采摘期,高山云雾间,满园新茶吐露嫩芽,茶园里一派繁忙景象。

“每年这个季节我都来采茶,一天能挣300多元钱。平时我还在茶园干活,给茶树修枝、施肥、除草,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特别满足。”何秀珍腰挎茶篓,一双手娴熟地采摘着春茶鲜芽,一捏一提间,鲜嫩茶叶便落入茶篓中。

八角仓村位于我市纳溪区、叙永县和宜宾市兴文县、江安县交界处,地理位置较偏僻,除了竹产业外,没有其他产业支撑,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增收困难。为了改变这一困境,村两委班子多次外出考察取经。在一次考察中,村两委班子看到白茶产业的发展潜力。经过反复论证,村里决定盘活残次林和闲置土地,种植生态有机白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刚开始动员村民将林地流转给村集体公司时,大家都持观望态度,担心林地流转后没有收入。八角仓村党总支副书记胡仪回忆说:“我们当时挨家挨户给村民算经济账,告诉他们流转林地有收入,还能在茶园务工挣工资,两份收入加起来,肯定要比卖竹片收入高。”在村两委的耐心劝说下,村民们逐渐打消顾虑,纷纷将林地流转给村集体公司。“林地流转后,我不仅能拿到租金,还能在茶园打工挣钱,现在日子更有盼头了。”村民吴理琼感慨道。

随着白茶产业的逐渐兴起,村民们的收入显著提升。“今年白茶基地初投产,既壮大集体经济,又为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的平台,仅白茶管护、采摘两项,村民就能增加收入10余万元。”八角仓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雪莲说,下一步,村里将在精心管护、精品白茶制作和发酵“虫茶”方面下功夫,让白茶产业释放更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