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蔺艳霜)4月21日,由泸州发展能投公司投建的泸州市首个虚拟电厂运营平台正式上线。这标志着泸州市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方面迈出关键一步,电力调峰自此迈入“智慧模式”。
“虚拟电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实体电厂,它基于电力系统架构,借助现代信息通信、系统集成控制等先进技术,将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用户侧储能等分散的能源资源进行整合。”泸州发展能投公司总经理陈羽嘉介绍,通过智能化管控,虚拟电厂能够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电力系统优化和市场交易,不仅可以保障电力供应安全,促进电网峰谷用电均衡,增强电源、电网和负荷间互动,还能显著提升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有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今年以来,泸州发展能投公司积极响应泸州市能源发展战略,全力推进虚拟电厂运营平台建设。仅耗时一个多月,便高效完成招标比选工作。新上线的运营平台已成功聚合9家工商业用户,总聚合容量达1.5万千瓦,可调节能力达到1.13万千瓦。目前,平台正加快聚合工业园区、大型商超、生产企业等更多主体,持续扩充可调节负荷资源池。
在即将到来的迎峰度夏关键阶段,虚拟电厂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引导用户参与需求侧响应、电力市场交易等活动,不仅能够有力支撑电力保供工作,为用户创造经济效益,降低错峰限电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还能兼顾居民、工商业及事业单位的用电需求,保障民生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助力能源结构优化与“双碳”目标的实现。
泸州发展能投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将以虚拟电厂运营平台正式上线为契机,持续拓展虚拟电厂的应用场景,充分发挥其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进一步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增强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泸州市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能源稳定供应贡献更大力量,推动泸州市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