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一)4月22日,笔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我市已争取到以工代赈中央资金9935万元,实施专项项目18个,计划吸纳3000余名农村群众务工。因以工代赈工作成效明显,我市连续三年获省政府办公厅通报督查激励。
据市发展改革委以工代赈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以工代赈项目谋划、建设、验收、档案管理作为以工代赈工作重要抓手,切实把好项目申报入口关、项目建设过程关和项目竣工验收关,规范做好村民自建、创新赈济模式、群众技能培训、严格项目管理等工作,广泛动员和组织当地群众,特别是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脱贫人口、易地搬迁群众等重点人群参与项目建设,共享发展成果。
2025年,我市争取到以工代赈专项资金9935万元,实施专项项目18个,计划吸纳3000余名农村群众务工,发放劳务报酬3500万元,劳务报酬金额占以工代赈专项资金的35%以上,组织开展技能培训8000人次;计划实施推广以工代赈项目72个,吸纳农村群众务工10588人,发放劳务报酬11545万元,组织开展技能培训12000人次。
该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项目监督管理,加大推广以工代赈力度,拓展赈济覆盖范围,用以工代赈资金赈济一批群众、补齐一批短板、提档一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美化一批新村,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