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22日

市中级人民法院

做实司法服务 聚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近期,市中院纵深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行动,通过问需于企、开展“泸法麒麟·一泸易诉”专项行动、发布涉企司法实务风险提示等,聚力营商环境再优化,以服务保障“硬”举措,营造经济发展“暖”环境,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司法服务与保障。

□ 吴悠吕

“面对面”座谈交流 “零距离”问需于企

4月15日,市中院邀请全市14位企业家代表走进法院,零距离问需于企,听取企业家代表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

在交流环节,企业家代表畅所欲言,充分肯定了泸州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成效、举措。企业家代表结合经营实际,提出了遇到的法律难题并对法院队伍建设、审执工作、普法宣传等提出意见建议。

其中,四川万木山画山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开信对提升执行工作效率、审慎冻结被执行企业的基本账户、提升文书说理的准确性严谨性提出建议;合江华艺陶瓷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宇驰希望法院就知识产权保护给予指导;泸州山村酒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谭雪梅建议法院走进企业,多开展专题普法培训,就酒类行业经营法律风险定期发布白皮书,发布易违规领域的司法案例。

针对企业家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市中院副院长靳泰雨表示,将把司法护企融入法院工作全局,将该项工作作为全市法院“一把手”工程,层层压实责任,以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举措,助推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化“执破融合”,挽救危困企业;强化多元共治,推广“示范诉讼+多元化解”模式,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满足企业在知识产权、合同履行、融资担保等方面的司法需求,集中优质司法资源破解企业法治痛点。市中院还将引导大型企业注重风险防控,引导中小微企业注重效率保障和成本控制,引导初创企业强化创新保护与容错空间;对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行业共性风险、监管漏洞,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及企业提出司法建议,“定制”司法建议推动行业治理,起到“治未病”作用;选取发布涉合同违约、股权代持、侵犯知识产权等案例,提醒企业合规合法规避风险;深化府院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落实与市工商联、市民营办建立的涉民营企业纠纷化解沟通协调机制,畅通民营企业反映诉求渠道;常态化实地走访企业,进行法治宣讲、司法政策解读,收集企业需求。

“一泸易诉” 提升企业诉讼效率降低成本

近期,市中院还推出护航营商环境新举措——“泸法麒麟·一泸易诉”专项行动。

该专项行动涵盖司法全流程,以司法助企发展作为切入点,精准破解五大难题,主要涉及:提升诉讼服务质量,建立涉企诉讼服务绿色通道,畅通涉企立案线上、线下双通道;深化多元解纷,多元化解涉企纠纷;强化审判职能,优化涉企案件办理,强化涉企知识产权保护;开展执行攻坚,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用好企业信用修复机制;深化破产工作机制,发挥破产府院联动机制及破产辅助机制效能。

比如,诉讼效率方面,通过提升诉讼服务,使涉企案件“易立”,简化立案流程、畅通立案渠道,立案耗时大幅缩短;强化审判职能,推动涉企案件“易判”,将涉企简单案件平均办理时长降至6个月内,加强积案清理,确保案件在法定审限内高效结案,提高诉讼效率。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专项行动强化涉企知识产权保护,加强部门联动,提高保护效率和水平,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健全协同衔接机制,针对重点企业发送司法建议,切实保障企业创新成果。执行方面,开展执行攻坚,推动涉企案件“易执”,加大对拒执犯罪的打击力度,及时反馈执行情况,保障企业胜诉权益。该专项行动多方发力,能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关心的关键问题,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今年,市中院还制定了《2025年全市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发布了《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提升企业司法满意度八大专项任务》。八大专项任务包括提升涉企诉讼服务专项任务、多元化解涉企纠纷专项任务、提升涉企商业纠纷审判质效专项任务、涉企知识产权保护专项任务、涉企案件执行攻坚专项任务、开展普法惠企专项任务等。比如,涉企案件执行攻坚专项任务主要有:用实用活执行强制措施,及时沟通、反馈案件执行情况,充分保障企业胜诉权益;规范执行行为,杜绝超标的查扣冻结;强化善意文明执行,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对企业法人慎用强制措施;优化企业信用修复机制,清除经营障碍;持续开展执破融合,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及时破产出清。

发布司法风险提示 护航企业稳健发展

4月15日,市中院在全市法院“问需于企”座谈会上,发布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涉企司法实务风险提示33条(试行)》。该风险提示从司法实务出发,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专业指引,以司法护航企业稳健发展。

本次发布的涉企司法实务风险包括九个方面,涵盖了企业设立到出清的全生命周期,内容丰富且具有针对性。主要包括企业设立、经营中的实务风险,企业合同订立及履行中的法律风险,企业用工、清理中的相关风险,股东及法定代表人履职的司法实务风险,还对新《公司法》所涉及的股东出资及股权转让等相关风险内容进行了特别提示。

风险提示发布后,市中院将聚焦企业法治需求,定期对企业进行回访,了解司法风险提示的落实情况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司法服务。市中院多角度对企业规范经营和防范风险提出建议,助力涉企矛盾纠纷从源头预防化解,持续增强企业防范和抵御法律风险的能力。

市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回应企业期盼的必然要求,今年,市中院还将继续纵深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行动,通过便捷的解纷程序、妥当的财产保全、公正的裁判结果、及时的权利兑现,担当起法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司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