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一)4月18日,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与产业升级暨校企专利供需对接活动在我市举行,参与本次活动的泸州、自贡、内江、宜宾,重庆江津、永川、綦江、铜梁、荣昌等川渝9市(区)市场监管局和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泸州分中心联合发布《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知识产权机会清单》,旨在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各市区搭建校企供需的桥梁,推动各项技术落地,产业成势。
此次发布的《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知识产权机会清单》分为供给清单和需求清单两部分。其中,针对知识产权供给,发布了包括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工业设备、化学化工等14个领域在内的843项清单;针对知识产权需求,发布了涉及能源化工、先进材料、白酒产业等7个领域在内的151项清单。
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的“先手棋”,更是打破行政藩篱、激活创新动能的“试验田”。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川渝9市(区)市场监管系统携手以知产协同破局、以产业融合聚力,是突破试验区所面临的新兴产业专利布局“散而不强”、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卡壳断链”、校企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梗阻三大课题的有力尝试。下一步,参与各方将坚持以“严保护”树标杆、“快转化”促共生、“优生态”聚动能,通过精准对接企业、高校、服务机构,共搭成果转化“高速通道”,推动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产业升级。
活动当天,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9市(区)还联合发布了《第一批重点知识产权保护名录》,共同签署了《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