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19日

一座沉睡酒厂的苏醒与一个酒业重镇的复兴

□ 本报记者 张婷

当老匠人用铁铲刮去窖壁苔藓时,暗红菌丝正顺着古老的青砖裂缝生长。他们握着竹刀,将泛着光泽的新窖泥抹入砖缝。褪色的石棉瓦缝隙漏下光柱,尘封已久的窖池正在慢慢苏醒。4月16日,在四川不老坛酒业有限公司酿酒车间,工人们忙里忙外,正为9月的投粮生产作准备。

这座始建于1983年的老酒厂,在尘封十余年后,正随着160口窖池的苏醒焕发生机。当第一缕酒香溢出修缮一新的青砖窖池,不仅意味着一座老酒厂的新生,更标志着泸县喻寺镇这个曾经的“酒业重镇”开启了复兴之路。

“接盘侠”入场 沉睡的酒厂遇转机

胡楼曲酒厂建于1983年,曾见证川酒黄金时代的辉煌,2012年扩建并更名为泸州国金窖酒业有限公司。可因市场竞争加剧、经营不善,酒厂3000吨年产能的蓝图只能停留在纸上,最终只留下15个巨型储酒罐立于荒草中。

转机出现在2024年。总部位于叙永的四川不老坛酒业有限公司,因产能扩张,以“接盘侠”的身份入场。“老厂有现成的建筑物、15个储酒罐、160口窖池、多条包装线,设施齐全,只需要在现有基础上修缮、改造,我们一年内就能投产。”四川不老坛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胥涛说。今年2月8日,四川不老坛酒业有限公司正式接手了这座沉睡的酒厂。

生产版图从叙永县扩展到泸县喻寺镇,并不是四川不老坛酒业有限公司的盲目选择。一方面老酒厂有现成的地、厂房、窖池、设备,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低;一方面喻寺镇交通条件优越,离泸州市区仅50分钟车程,离泸县只有20分钟车程,距离重庆也很近。

四川不老坛酒业有限公司酒厂规划占地31亩,将打造为集酿造、包装为一体的公园式酒厂,接手后主要进行建筑排危、办公楼装修升级、生产线组装恢复、窖池恢复等工作。酒厂投产后,将生产浓香、清香、酱香型白酒,年产量达到3000吨以上,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

“保姆式”服务 有困难有求必应

“入驻首日,连洗澡水都没有。”胥涛清晰地记得初到时的窘迫。停摆十余年的厂区,水电气系统全面瘫痪,员工入场连洗澡的地方都没有,更不要说恢复生产。胥涛找到喻寺镇政府反映,镇党委副书记王川东专门服务企业,在他的对接下,喻寺镇供电所当天下午就通了电,水、气问题也迅速得到解决。

复杂的考验一个接一个。在过户过程中,企业遇到了困难,喻寺镇自规所所长曾兴富化身“跑证专员”,几乎每天都和企业一起跑流程,规范办理各项手续。企业在恢复生产过程中,需要办理消防、环评、安评等方面的证照,喻寺镇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引导企业备资料、走流程、办证照。

对于政府的帮助,胥涛说就是“保姆式”服务,有求必应。王川东定点服务该企业,还成立了“喻寺不老坛企业服务群”,群里有喻寺镇书记、镇长、镇经发办主任等。

产业链拼图 “酒业重镇”复兴梦正在上演

曾经,喻寺镇是“酒业重镇”,巅峰时期有3个酒厂、3个酒作坊,酒产量大,产值上亿。经过市场的洗礼,这些无品牌、技术落后、效益差的酒厂逐渐退出舞台。

四川不老坛酒业有限公司的加入,正试图破解这个困局。公司通过“一潭一坛”双品牌战略,依托叙永溶洞泉水的“不老潭”与喻寺陶坛陈酿的“不老坛”形成品类区隔。企业走亲民路线,通过专卖店及线上销售渠道,既销售成品酒,也销售基酒。“我们的产能升级,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就能进一步拓展销售市场。未来,我们将继续依靠专卖店和线上销售渠道进行销售,进一步拓展西南地区市场。”胥涛说。

在酒厂门口,连片的高粱苗已陆续种下。泸县现代农业园区的8000亩订单高粱,与四川不老坛酒业有限公司以及镇上的曲药厂、酒瓶生产厂、陶坛销售公司,构成了完整的白酒产业拼图。“我们缺的从来不是酿酒基因,而是现代化产业思维。”王川东说。

在酒业发展上,未来,喻寺镇将继续招商,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盘活闲置资产,培育规上企业,打造喻寺镇的酒品牌。

一座正在苏醒的老酒厂,已经悄然连接起喻寺镇的前世与今生。当9月开窖的锣声响起,不仅宣告了一家企业的重生,更意味着一个乡镇产业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