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蒋艳洪 记者 刘墨)近日,在四川省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会上,江南小学凭借“绿韵江南”种植项目成果以及非遗工艺“沥粉贴金”特色作品大放异彩,以“从土地到餐桌”“从指尖到匠心”的实践故事,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独特魅力。
展台前,一瓶瓶色泽红亮的麻辣萝卜干、一袋袋炒得喷香的瓜子整齐摆放,吸引参观者驻足品尝。江南小学的“小农夫”们热情满满,向参观者介绍从播种到腌制萝卜干、炒制瓜子的全过程。
而“沥粉贴金”工作室的展品则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展台上,一幅幅由金箔与彩粉交织的装饰画流光溢彩,引得参观者连连赞叹。这一源自唐代的传统工艺,在江南小学学生的创作下重焕生机:学生们用特制胶液在画板上勾勒出立体纹路,再贴上金箔、填充矿物颜料,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充满童趣的作品。“沥粉贴金不仅是技艺学习,更是对耐心和审美的磨炼。”工作室负责教师介绍,许多学生从“坐不住”到“静下心”,在反复实践中领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劳动教育不是简单地干活,而是让孩子在真实情境中学会思考、合作与创造。”江南小学副校长梁茜介绍,近年来,学校通过“种植+工艺”双线并行的模式,将劳动教育与学科知识、传统文化深度融合,让劳动成为学生发现自我、连接社会的成长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