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淑芳 本报记者 蔺艳霜
告别奋斗的一季度,泸州北方公司决战决胜“十四五”开始进入冲刺阶段。全体干部职工锚定全年经营目标,聚焦“优质、及时、稳定、高效”,在物资、能源、设备三个关键领域全面发力,以强有力的保障为科研生产护航,以接续奋斗的姿态向着既定目标奋进。
优配物资保供应
近日,在泸州北方公司厂区,生产线全速运转,工程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处处洋溢着蓬勃活力。“可靠的物资供应是这一活力背后的‘底气’。”生产现场负责人介绍,为了增强这份底气,“保证物资的质量与供应的及时性”是核心原则。为此,保障单位对供应商管理、采购策略以及配送流程,进行了全方位的精心筹备和精准实施。
保物资质量可靠。保障单位强化供应商管理,制定公司级优选供应商名录;推进供应商拓展计划,通过网络资源和市场实地调研开发新供应商,严格把关样品质量,完善供应商准入程序,以拓宽供货渠道保障物资来源稳定、质量可靠。
保物资采购及时。保障单位与生产单位密切沟通,结合生产计划核对物资需求计划,实施提前采购;从严要求物资包装质量,联系供应商提前送样分析检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采购物资顺利入库;依据库存情况动态调整进货频次,确保物资周转顺畅;设置应急采购模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应急渠道保障用户急需。
保物资配送及时。按期盘点清理库存,严格落实库存物资先进先出原则;对新入库物资未领用情况及时预警,对3个月库房物资未进出库情况进行分析报告;配送人员随时待命,根据生产单位的需求及时配送,保障生产供应。
稳供能源强动力
机器轰鸣,职工忙碌,开足马力忙生产的场景下是涌动的能源。要让生产的动力更足,保障单位紧扣“稳定”,多措并举做好电、汽、水的供应。
保电力供应。在运用智能监控技术对电力设备全方位实时监控的同时,加大巡检力度,及时发现并消除风险;全面分析并逐步推进配电系统的更新升级,提升配电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及自动化水平,依据不同生产用电需求统筹调配;推进配电站和总降变电站技术改造,保证关键工序的双电源保障,确保供电稳定。
保蒸汽供应。升级锅炉控制电源系统,优化锅炉控制性能,有效对抗电网电压波动造成的影响;改造燃气锅炉的天然气调压系统,提高双锅炉运行模式下的安全度和效率,满足双锅炉运行的用气需求;进一步优化蒸汽管网,调整排水点设置,保证蒸汽输送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确保供汽稳定。
保自来水供应。根据长江丰水期、枯水期特点,科学制定深井取水泵、生产送水泵等设备的检修计划,同时紧密结合科研生产单位的生产组织安排,充分利用科研生产间隙,提前完成给水管、计量装置及深井水泵、生产水泵的大修,全力优化自来水供应的调配,确保供水稳定。
精护设备提效能
近日,泸州北方公司精编的设备运维“诊疗手册”——《典型设备故障案例汇编》已成为一线员工设备管理和故障处置的好帮手。在各班组召开的设备故障交流分享会上,大家互相交流,结合历年来设备故障案例与近期发现的问题苗头,讨论分析,见微知著,及时纠偏。
“设备可靠是生产经营的有力支撑,公司将设备全寿命周期管控与当期重点管控相结合,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强设备保障。”泸州北方公司设备运维负责人介绍,公司持续开展设备全寿命周期管控,完善机电仪三大业务领域管理制度,不断健全责任到人的管控体系;对重点设备、专项设备进行梳理,对特种设备持续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同时,成立生产线督导小组,从梳理生产线重点设备数量及故障统计分析入手,预判设备薄弱环节及存在隐患,做好预检预修,并建立快速响应程序应对突发现象。
当前,泸州北方公司各项工程建设加紧、生产节奏加快。公司进一步强化设计源头管控,层层把关,从严开展设备采购前安全评审、设备监造管理、新设备安全评审,确保新设备安全投用;推进涉火设备风险辨识,针对设备结构、工艺操作等研究机理不清、无技术管控措施或方案的情况,开展工艺摸索或立项研究;加快推进设备信息化系统建设,强化设备健康诊断在线监测,重点加强连锁点位监测,进一步提升设备健康监控水平,保障生产线连续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