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川江都市报记者 曾刚)4月10日,记者从叙永县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最近一次整理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发现布设于野外的红外相机拍摄到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就有两种,分别是林麝、小灵猫,另外还有藏酋猴、鬣羚等多种野生保护动物。
保护区管理处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检查和回收之前安放在野外的红外相机。这些相机记录下了众多珍稀动物的身影,如低头饮水的林麝、夜间觅食的小灵猫、振翅高飞的白鹇、林间散步的红腹锦鸡……在4月8日收集的数据中,几台红外相机分别监测到林麝、小灵猫两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还有刺猬、藏酋猴、毛冠鹿、红腹锦鸡等多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身影。
“因为小灵猫和林麝都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又都是在夜间行动,平时很难发现。今年,自然保护区将针对这两种动物做一次专项调查。”叙永县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资源保护室主任张焱介绍。为此,管理处在发现小灵猫和林麝的周边区域又增设了30台夜间彩色高清红外相机,希望能够拍摄到更多有关它们活动的彩色影像。
叙永县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8年,范围涉及叙永县水尾镇、天池镇、叙永镇、龙凤镇、合乐苗族乡5个乡镇。据统计,截至目前,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6种。
“近年来,保护区不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监测和巡护。”张焱介绍,比如在人为活动少、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林区安放红外相机,拍摄更多野生动物活动的照片;实时监控野生动物栖息地不被人为破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