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静 刘苓霜
“上次发放的监察建议书,要求你们在养老保险和高龄津贴发放工作中进行整改,现在整改情况如何?”“收到建议书后,我们立即对症下药,认真整改,举一反三,全面排查……”近日,龙马潭区石洞街道纪检监察干部来到河咀社区,对此前核发的监察建议书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办。他们通过审核整改方案、听取整改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详细了解社区整改落实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整改。
此前,石洞街道纪工委在高龄津贴专项清理时发现,3个村(社区)存在3名已故人员高龄津贴仍在继续发放问题,涉及资金2327元。街道纪工委在调查核实后,对经办人员给予相应处分,同时追回多发放的资金,全部退还至街道财政账户。
为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石洞街道纪工委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病根”开“药方”,通过制发监察建议书,督促相关村(社区)党组织开展自查清理,提升干部履职能力,推动问题彻底整改。
“收到建议书后,我们梳理了近年来社区党员干部受处分情况,用‘身边案’警示‘身边人’。同时,针对部分村组干部业务能力还需提升的问题,组织开展惠民惠农政策专题培训,切实提升干部业务水平。”河咀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潇介绍。
为防止纪检监察建议“一发了之”,成为“抽屉文件”,龙马潭区纪委监委建立“一书三督”闭环管理模式,借助“室组地”协作机制,对建议书的执行情况、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督办,确保监督问效到位。
按照“谁建议谁跟踪谁监督”原则,龙马潭区纪委监委建立专门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明确整改要求、责任人和时限,督促被建议单位逐项落实整改。在建议书制发三个月内,被建议单位需将整改落实情况及相关制度机制报纪检监察机构审核。
整改结束后,龙马潭区纪委监委从责任落实、措施落实、制度建设、综合情况和创新工作5个方面,对被建议单位整改成效进行量化评估和回访监督。对整改到位的予以销号,对整改不力的提出进一步整改意见;对落实不及时、不到位的单位及时通报,并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责任“挂空挡”、整改“走过场”、落实“打折扣”的,严肃追责问责,确保监察建议书“落地有声”,实现“发出一份建议、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套制度”的目标。
2024年以来,龙马潭区纪委监委围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察发现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纪律检查建议和监察建议,督促有关责任部门加强整改,强化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做实做细“后半篇文章”。聚焦医疗、殡葬、高标准农田、“校园餐”等领域,找准“病根”开“药方”,龙马潭区纪委监委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7份,派驻纪检监察组、街镇纪(工)委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7份。对5个落实纪检监察建议书不到位的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推动相关部门制定完善财务管理、村级权力监督、小额资产交易等制度41个,推动整改工作落地见效。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精准制发建议、强化督促整改、深化源头治理上发力,推动相关部门完善制度机制,让纪检监察建议书成为提升治理效能的有力抓手。”龙马潭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