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12日

打造和美乡村 擦亮幸福底色

——探访大渡口镇“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建设

□ 本报记者 张婷

让村庄“规划好、建设好、环境好、经营好、乡风好”,成为既适合居住又适合发展产业的宜居宜业村庄,实现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活安逸、乡风淳朴、文化传承和管理有效——这是纳溪区大渡口镇正在推进的“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建设主题。

2024年,大渡口镇被确定为“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乡镇之一。随着国家资金的注入,相关部门的高标准严要求,加上广大乡村干群的美好期盼,使该项目建设备受社会关注:和美乡村到底什么样?近日,记者带你揭开它的“面纱”。

逐步实现产业现代化

立足茶产业

大渡口镇因茶而兴、因茶而美。乡村振兴,说到底还是产业振兴。

早春二月家庭农场位于大渡口镇民生村7组,面朝长江,毗邻顺成河酒庄。如今,农场基础设施大幅提升,水肥一体化喷灌设施、太阳能杀虫灯、微型气象站、茶园检测系统等一应俱全,产业变得更加现代化。

近年来,大渡口镇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6.5万亩,2024年茶叶鲜叶总产值达2.7亿元,茶业综合产值近10亿元。

大渡口镇“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立足茶产业,推动民生村核心茶园完善配套设施,发展核心区茶园200亩,建设灌溉管网、绿色防控设施及生产便道。核心产区内还布局茶叶综合服务点、茶文化科普知识展示点、茶文化展示长廊、清溪河茶歇亭、专家小院等。

在大渡口镇凤凰湖村木本油料苗木培育基地,鸿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罗强正查看肥料发酵情况。本月第一批毛叶山桐子树苗将入棚;年底,这些树苗将移栽到周边的山上,曾经的荒山即将变成经济林。

2020年,凤凰湖村试点栽种毛叶山桐子树成功,随后引进业主发展木本油料苗木种植业。去年,凤凰湖村又利用大渡口镇“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资金,修建100亩木本油料苗木培育基地,新建26个育苗大棚。村集体公司以育苗大棚作为固定资产,出租给业主育苗,每年能净赚近5万元,基地可解决100人就业。育苗大棚除了可以育毛叶山桐子苗,后期还可以育玉米、高粱、蔬菜等作物,凤凰湖村党委副书记曾俊对这个项目很是看好。“随着大渡口镇‘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的推进,农村产业逐步实现现代化、规模化,生产成本降低,业主、农民发展更有信心。”曾俊说。

民房变民宿

村民吃上旅游饭

去年,民生村7组村民易佑高的房子大变样:两层小楼挂起大红灯笼,走廊上摆满花草;楼下小院颇具中式韵味,院墙装饰酒坛,还镶嵌了几幅石画,院子外竹木围成的篱笆墙小菜园,栽种着四季果蔬,可随时采摘,一旁鱼塘可供游客垂钓。曾经的民房摇身一变,成了民宿。

去年,大渡口镇利用“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资金帮助易佑高美化庭院、菜园,提升入户道路等基础设施。“我们这里有菜园、果园、鱼塘,环境幽静,紧邻顺成和酒庄,可以承接酒庄中低端客户。”易佑高说。

大渡口镇利用“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在全镇修建了像易佑高一样的农事体验庭院7处。“农事体验庭院搞好了,村民们就可以吃旅游饭了。修建得那么漂亮,肯定能吸引游客前来玩耍。”民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光林信心满满地说。

大渡口镇不断推进“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建设,全镇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提升,乡村变得越来越美,吸引在外经营建筑公司的肖小波、担任管道厂副总经理的钟城等6户在外打拼的村民返乡,新建房屋发展民宿、流转土地发展稻鱼稻虾养殖等。

“项目的落地,为未来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村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想着种好那片茶田,现在还可以拓展农家乐、研学游等。同时,回引更多‘新农人’,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大渡口镇农业农村办主任龙文菊说。

和美乡村生机无限

幸福感提升

和美乡村建设不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更需培育文明乡风,推动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民生村“一老一小”活动室项目建设正在加速推进。民生村未成年人关爱之家设置了儿童乐园、游戏桌、休息室、心理室等,并配有VR学习和解压设备,104个学习游戏涵盖科普知识、体育运动,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和欢乐。一旁的长者食堂,可为老年人提供早中晚三餐,二楼的老年人活动室将为老人们提供棋牌、理疗、讲座等活动。民生村“两委”还计划有偿对外开放,吸引周边清溪河漂流的游客来这里就餐,增加村集体收入。

目前,大渡口镇“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多点开花,18个项目建设已进入尾声,预计今年6月底全部完工。

百村百面,生机无限。随着大渡口镇“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的有序推进,未来,还有更多乡村振兴项目在这里落地,一个个村庄将厚植发展底色、扮靓乡村颜值、激活产业动能、提升村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