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12日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忠山院区。 本组图片由梁婷 摄

西南医科大学202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护人员为患者答疑。

□ 黄黎 本报记者 曾念

近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荣获一项新荣誉——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

在卫生健康领域,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是四川省打造西部医学“高原”的中坚力量,是支撑四川省三大医学中心的关键载体,是泸州建设国家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征程中的有力支点,也是科研创新能力居川南之首的“能量池”。医院始终将让群众就近享受高水平优质医疗服务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

锚定高质量 向“新”攀“高”

日前,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联合研发的放射性核素药物SKB107,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准。这一突破标志着泸州在核医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重大进展,为泸州打造全国核医疗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医院能有效缓解肿瘤骨转移带来的痛苦,治疗效果还不错。”“不少病人躺着进来,走着出去。”患者的口口相传,印证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大力发展核医学的道路是正确的。目前,医院正全力建设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肿瘤核医学产学研中心。

高质量发展,既是要求,更是使命。近年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抓住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这一关键,探索出一条向“新”攀“高”的发展路径。

所谓“新”在于想在前,干在前;所谓“高”在于勇探索,攀高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用一系列突出成绩证明了自身的实力:医院核医疗一体化诊疗服务量居全国前列,泸州市成功纳入四川打造世界级核医疗产业高地“一链四极”发展布局;医院获批成为四川省三大医学中心之一,现有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3个省临床重点专科。医院脑血管病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与云贵川渝区域医联体、专科联盟单位建立了脑卒中一体化综合防治体系。此外,医院还是四川省妇科及乳腺疾病治疗中心,获批全国第一批卵巢癌、宫颈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拟独立接收德国医生来院培训。

医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离不开严格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医院定期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督查,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推进专病标准化诊疗、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等措施,为医院发展蓄势赋能。

以人为本 打造区域医疗服务高地

今年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召开2025年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工作动员会。会上,详细解读提升医疗服务十二项举措成为最重要的议程。如何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环境?如何提升医疗质量、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这些问题在会上被深入剖析,各部门领下“任务表”,逐个击破。这场会议背后,体现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切实转化为全心全意服务患者的实际行动。

增强人民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棋局中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贯彻落实“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行动,大力推进“五心医院”建设,推出了许多便民医疗服务。

医院以疾病诊疗为核心,持续推进儿童医学中心、胆胰中心、眼病中心、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医学美容中心、体重管理中心等建设。在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医院打通了患者碎片化治疗的“堵点”,让患者在同一区域便可享受全链条专家诊疗服务,一站式解决患者专科疾病,就医省时又省力。

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人为本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患者就医的每一个细节中。医院全面实施预约服务、一站式服务、特需服务“周末门诊”,引进智慧发药系统,实现支付宝线上医保支付、出院费用床旁结算等功能,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等候时间,让其尽快看上病、看好病。医院还推行“一号管三天”、预住院模式,启动体检“追阳”行动等,把落脚点放在群众满意度上,解决群众就医烦心事,全力打造区域医疗服务高地。

科教赋能 以“智”提“质”

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用心布局、持续发力,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提升综合实力的关键举措。

人才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医院坚持人才强院与人才兴院战略,新增高端人才及各类博士147人、送培博士207人,以“智”提“质”,筑巢引凤为医疗事业发展添动能。

医院还承担着育才的职责,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近五年,医院本科生执医考试通过率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临床医学成功获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四川省连续12年博士点零的突破。医院现有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7个,国家、省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5个,住培学员首次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超过85%。

与人才培养同步,医院在科研方面结出累累硕果:积极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建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拥有省级科研平台10个;28个学科进入2019-2023年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全国前100位,2023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综合排名跃居第97位,27个学科进入百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子课题2项。

一系列科研成果在医院这片沃土上不断涌现。近五年,医院中标纵向项目189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1项;发表SCI论文2059篇,授权专利80项;建院以来首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TBM-001项目成果成功转化。

拥抱发展,永不止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将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专注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助力泸州高标准建设国家区域医药健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