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墨)4月8日,江阳区丹林镇丹林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成投用,该校的劳动教育迈出了崭新一步。
据悉,丹林小学结合农村地域特色,积极构建融合育人实践模式。劳动实践基地租用农户土地约0.5亩,划分成13块土地,供各班学生种植蔬菜、水果、花卉、中药等。基地不仅配备了锄头、铁锹、水桶等劳动工具,还为学生提供了种子和秧苗。
在劳动实践基地启动仪式上,农户现场示范翻土、栽种过程,学生代表与教师们共同播下种子、种下秧苗。学生们还进行了集体宣誓,宣读《劳动承诺书》。
学校制定了劳动实践基地日常管理方案,每班成立劳动小组,制定值日表,并由农户每月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建立“植物档案”,记录植物生长过程,设置劳动积分评价激励学生。
学校还规划了综合实践课程,将劳动实践与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紧密结合,如撰写观察日记、测量计算、探究光合作用、制作植物拓染等。
劳动实践基地的建立,为学生们提供了亲近自然、体验劳动的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劳动技能、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传承农耕文化,推动学校素质教育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