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曾念
血液在关键时刻能救命,可至今仍无法完全人工合成,只能依靠人们无偿捐献。但不少人心里有疑问:献血会影响身体健康吗?献血后多久能恢复到献血前的状态?日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陈攀给出答案:献血不仅无害,还能促进血液新陈代谢,增强造血功能。
一个健康成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约为4000-5000毫升。平常,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出现失血或剧烈运动,这些血液便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所以,献血后储存的血液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
“献血对血脂、血压的直接影响不大,但能改善血液黏稠度和铁代谢,或许可以间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献血是一种辅助健康行为,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或健康的生活方式。”陈攀说,对于健康人群,每年献血1至2次是安全的,不会损害身体健康。
“生命不息,造血不止。”陈攀说,血液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人体红细胞平均寿命大约为4个月,每天约有1000亿个红细胞衰老死亡;白细胞平均寿命为7至14天,血小板的寿命更短,只有7至9天。即使不参加无偿献血,每个成年人每天也有一定量的血液经过新陈代谢衰亡。
陈攀说,献血后,身体会自动调节,不同血液成分恢复时间各有不同。血容量在1至2小时就能恢复,献全血对白细胞和血小板影响很小,恢复会更快。一般献血后10天左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达到正常范围,但完全恢复到献血前水平需要4至6周。只要合理休养,健康不会受到长期影响。
陈攀从大学开始就参与无偿献血,目前献血量已达4000毫升。“在医院,医务人员献血都很积极。”陈攀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会定期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大家参与热情很高。2022年4月至2025年1月,该院有近1000人次医务人员参与无偿献血,捐献血液总量达27.15万毫升。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
专家介绍
陈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硕士。担任四川省糖尿病防治协会第一届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防控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糖尿病防治协会第二届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会第一届糖尿病学与肥胖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第一届、第二届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发表SCI、北大核心期刊10余篇,参研课题获2020年四川省医学科技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