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11日

利润总额激增161% 高投集团一季度交出亮眼成绩单

□ 潘万雷 本报记者 蔺艳霜

近日,记者从泸州高新投资集团获悉,今年一季度,集团紧紧围绕“拼经济、搞建设”这条主线,以开局即奔跑、实干争春早的昂扬姿态,全力推进项目攻坚、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利润总额同比激增161%,顺利实现“开门红、开门好”,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升级

多元布局成效显著

高投集团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旗下各业务板块紧密联动、协同发力,在产业升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泸州能投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大力推进“超充城市”建设,新建5座充电站,在建及规划站点达16个,有力提升城市绿色交通网络的能级;中航传动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奋力突破,重构产线后日产能增加2400件,设备利用率提高30%,一季度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37%;西南云海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云服务业务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一季度利润增幅达312%;高新管廊公司践行“技术引领+服务增值”战略,一季度成功签约10个市场化项目。

此外,高投集团旗下的高新物业公司立足“城市服务商”定位,创新打造“会展+消费”融合模式。今年酒博会期间,高新物业公司打造的“醉美食光”消费场景吸引众多消费者,助力参展商创收超百万元。泸州农村交易中心着力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一季度有25宗各类项目入市,金额达1398.35万元,完成交易16宗,成交规模1104.5万元。自2024年9月运营以来,累计成交金额已达1.45亿元,有效促进了泸州市农村低效闲散资源向高效利用转变。

紧扣我市六大优势产业布局,高投集团精准确定园区主导产业方向,构建起“链主引领+配套协同”的招商体系,创新推出“定制化厂房+一站式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从入驻到投产的全周期保障。一季度新签约入驻企业7户,新增租赁面积1.8万平方米。同时,积极推动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建设,实施“绿能+产业”双擎驱动,进一步优化高新园区配套服务,屋顶光伏装机容量在市属国企中位居前列。

科技创新

抢占行业制高点

高投集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旗下泸州能投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抢抓机遇,实现“三大突破”。

在核心技术上,泸州能投公司成功研发出400kW系列重卡专用充电桩,并在纳溪百梯重卡充电站、龙马潭区综能超充站投入使用,构建涵盖7kW交流充电桩、480kW/600kW直流群充(液冷超充)等多系列的智能充电装备体系,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构建起硬核底座。

在合作模式上,泸州能投公司深化与华为数字能源的战略协同,全面推进应用光伏、储能、节能减排等先进技术与产业培育。借助华为品牌与技术赋能,创新形成了华为、能投双产品线销售模式。今年一季度新增充电设备外销订单2000万元,技术输出覆盖周边多个省市,成功抢占产业制高点。

在服务模式创新上,泸州能投公司自主研发的“E充泊”平台,完成了西南区域首个行业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创新打造“需求预测—动态调度—碳迹追踪”智能中枢。目前,该平台注册用户超20万,日均调度量14万度,成功跻身全国充电运营品牌TOP50,重塑智慧能源服务新范式。

项目攻坚

绿色转型再提速

“今年聚焦项目攻坚,重点在建项目总投资近37亿元,年度计划总投资2亿元。”高投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季度集团加速推进三大标杆工程,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光伏赋能方面,高投集团统筹高新园区70万平方米屋顶,与珠海华发集团合作建设总投资3亿元的泸州临港经开区分布式光伏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打造川南地区规模领先的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一期项目今年3月开工,预计5月并网发电。届时,年均可供绿电1600万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目前已盘活10万平方米闲置屋顶资源,有力推动绿色转型。

在电力保障方面,高投集团专班高位推进豪能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一期总投资4000万元,新建110kV变电站1座、110kV线路5公里,装机容量5万千伏安。该项目今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11月建成投运。建成后,将助力长机豪能提产扩能,推动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差速器生产基地及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完善产业链条。

计划总投资20亿元的泸州(古蔺)异地扶贫产业园项目,一季度完成产值约1000万元,园区道路、管网施工进度超90%。目前,该产业园已成功招引泸州智通机器人等5家领军企业入驻,其中3家已投产,进一步释放产业新势能,推动产业聚集和链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