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在市科技局帮助下,四川泸州步长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成功揭榜2025年首批全省重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项目,目前项目已完成公示,将获得480万元资金支持;四川维思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骨科金属植入医疗器械产品及骨修复生物医用材料技术创新项目”成功申报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术创新项目,获得专项资金50万元。
企业点赞:市科技局对项目的帮助精准、到位,缓解了企业研发资金压力,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 本报记者 许亚琴
在四川泸州步长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Fc融合蛋白研制与产业化项目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操作仪器,进行实验。
公司总经理王舸高兴地分享了一个好消息,4月初,该项目成功揭榜今年首批全省重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项目,省科技厅已对项目进行公示。企业将获得480万元资金支持,缓解了研发资金压力。“市科技局对项目的帮助精准、到位,非常感谢。”王舸由衷地表示。
提及此次项目成功入选全省重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项目,王舸表示有些出乎意料。
“最初我们对科技创新政策的了解并不深入,甚至未曾意识到这个项目有资格进行申报。”王舸说,今年初,省科技厅通过市科技局主动联系企业,鼓励企业提交申报材料,在市科技局的悉心指导和耐心帮扶下,企业逐步完成项目申报。
王舸对市科技局“精准、到位”的评价,并不是一句客套话。早在省科技厅向各市州征集重大项目攻关需求时,市科技局并不是简单地将征集通知转发给区县科技部门或普发给每一家企业,而是抓住需求征集的关键点,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紧密融合,在全市范围内深度挖掘有重大科技创新点、能形成产品、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项目,并向上精准推荐,提高“命中率”。
当时,市科技局一共向省科技厅推荐了包括步长生物的项目在内的两个项目需求,需求报送后还到省上汇报工作。随后,市科技局一直与省科技厅沟通项目指南发布时间与项目组织方式,并与项目单位随时沟通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在得知步长生物产品上市在即的消息后,市科技局又及时向省上跟进通报。不久后,步长生物收到了来自省科技厅申报项目的通知。
但项目申报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企业对申报流程、申报细节不清楚,市科技局立马拉上省市科技管理人员建群,一对一给予企业指导;没有同类项目申报经验,市科技局请来有评审经验和承担过国省重大项目的行业专家上门辅导;填报内容没有突出企业优势,市科技局盯着企业多次修改。在市科技局的一路“盯梢”下,企业终于在申报期限的最后一天,踢出项目申报的“临门一脚”。
而这样的主动靠前服务,是市科技局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的日常。
对四川维思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来说,骨科医疗器械行业研发周期长、成本高、进度缓慢,是企业发展中的痛点。企业研发中的项目,研发成果无法及时体现,导致立项困难。市科技局了解情况后,对企业给予了持续的关注和支持,为企业技术创新树立了信心。目前,维思达“骨科金属植入医疗器械产品及骨修复生物医用材料技术创新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小试、中试以及动物有效性评价,预计在2026年投产达效。
“没有市科技局的帮助,项目进展不会这么顺利。”四川维思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中国说,在市科技局的推荐下,公司研发的“骨科金属植入医疗器械产品及骨修复生物医用材料技术创新项目”成功申报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术创新项目,获得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在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科研项目资金筹措乏力的关键时刻,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缓解了企业研发资金压力,解了燃眉之急。
自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以来,市科技局走访了四川泸州步长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四川维思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泸州高新中航传动系统有限公司等对口服务企业,建立对口联系机制。目前,已收集企业诉求20个,涉及市科技局的诉求问题已全部办理完毕。
市科技局副局长蒋凌燕表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专员“一对一”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通过问题收集、交办、解决、跟踪的“闭环管理”模式,努力做到企业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常态化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服务企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