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10日

纳溪区 科技加码 森林防火开启智能模式

□ 王超明 胡小燕 刘吉勇

“各位乡亲,最近天气比较干燥,是山火易发期,一定不要在森林附近使用明火,如果发现有人野外用火,请及时联系我们。”4月3日,在纳溪区打古镇白云村,网格员周建才正逐户开展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如今,在纳溪区,这种宣传已成为常态,深入人心。为筑牢重点林区安全防线,纳溪区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有效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控网络,全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森林火灾防护网,扎实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无人机“精准喊话” 山旮旯里无死角

4月1日下午,白节镇竹海村一密林中,一阵清晰的无人机喊话声让正在劳作的村民李俭强下意识摸了摸口袋,确认未带打火机后,向无人机挥手示意。

这款无人机配备了高分贝扩音、红外热成像、高清摄像和智能识别系统,能够进行全天候、多角度的巡查监测。它专门针对山区地形复杂、人工巡查效率低的难题,每日对重点林区、进山路口等高风险区域进行巡航。单次巡航45分钟,可覆盖约10平方公里面积,巡查效率较传统人力提升5倍以上。“以前巡山要走3小时山路,现在无人机20分钟就能巡遍整片林区。”无人机飞手唐仕华感慨科技带来的效率提升。

在实际应用中,无人机可以快速识别林区的烟雾和高温点,并实时将数据回传至纳溪区应急指挥中心,助力精准监测火情。在防火关键期,无人机还能搭载扩音设备播放宣传音频,将防火信息传递到各个行政村。日常巡航时,它为救援队伍精准规划路线,辅助应急指挥。它还能对违规野外用火行为进行高空拍摄取证,配合执法查处。

“20余架无人机投入使用后,火情预警响应时间大幅缩短,巡查成本降低了很多,森林防火能力显著提升。”纳溪区应急局安全生产监控中心主任张贵平表示,下一步,纳溪区应急局将通过深化科技应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和构建区域一体化监测网络,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火工作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播报杆“说话” 安全防范入耳入心

“你已进入林区,请注意森林防火,不在林区吸烟、烧烤、烧草灰……”4月1日下午,笔者来到纳溪区大渡口镇民生村林区入口,红外线感应的哨兵系统语音播报杆自动提醒道。这是纳溪区在林区入口处新增的语音提示设备。当有人或车辆进入林区时,哨兵系统语音播报杆会自动发出提示,提醒进山人员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自从安装哨兵系统语音播报杆后,只要有人员或车辆出现在感应探头前方10米范围内,系统便会自动播报森林防火警示语音,提醒人们爱护林区,禁止携带火源进山入林。”据纳溪区林业和竹业局总工程师吴雷介绍,哨兵系统语音播报杆采用太阳能供电,能够24小时提供智能播报服务,为森林防火工作助力。

除了持续在“技防”方面发力外,纳溪区还着力在“人防”上下功夫,持续开展防火宣传活动,建立完善防火责任制度,将全区重点区域的防火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实施网格化管控,增加护林员巡逻频次、加大重点场所值守力度,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森林防火专项行动,排查整治野外农事用火、林区施工用电等风险隐患,及时制止野外违规用火行为,用扎实举措守护绿水青山,织密森林防火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