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10日

投运3个月吞吐量破16万吨

石龙岩码头正成为全球资源与川南产业的黄金纽带

一批从南非发出的货物运抵石龙岩码头,正在卸货。 本报记者 牟科 摄

□ 本报记者 李荣泰

4月9日9时许,泸州港石龙岩码头两台门座式起重机正忙碌作业。1号泊位上,货船“平豪818”所载4000吨锂辉矿已接近卸完,一台小型黄色铲车正在进行清仓,以方便抓斗抓取,一斗可抓30吨。2号泊位停靠的货船“吉祥919”同样载满锂辉矿3600吨,等待卸货;不远处江面上,还有“吉祥929”“星宇152”两艘货船分别载着锂辉矿、铁矿石,正等待靠岸。

全球货物汇聚

当日卸货的锂辉矿和铁矿分别来自南非和澳大利亚,经海运至江苏太仓港转江运抵泸。货物在石龙岩码头卸船后,将通过公路转运至宜宾市江安县阳春工业园区和位于内江市的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泸州港华石龙岩码头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万维说,这样的幅繁忙景象,在石龙岩码头已是常态。自去年底投运以来,该码头来往船只密集,今年2月有一天等待进港的货船有12艘。码头的到港货物远的来自澳大利亚、津巴布韦、南非等地,包括锂辉矿、铁矿、建筑用砂石等;出港货物则包括钢材、竹浆纸、PVC颗粒等。截至3月底,石龙岩码头的货物吞吐量突破16万吨,预计全年货物吞吐量将突破60万吨。

石龙岩码头是长江上游四川段最大的深水散杂货码头,与泸州港集装箱码头、规划建设的泸州港大脚石码头功能互补,是泸州“一城多港物流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码头占地125亩、占用岸线300米,于2024年12月建成试运营;包含3个千吨级泊位,设计年货物通过能力为155万吨,堆场面积达3.1万平方米。码头紧邻G76厦蓉高速公路、246国道,主要运营散货、杂货物的装卸、仓储及调配转运等业务,除了满足纳溪区石龙岩商贸物流园的粮食、矿建材料、工业原料等大宗货物的运输需求,目前的货运服务已辐射川南部分区域,未来进港铁路与隆黄铁路相接后,还可辐射贵州部分地区。

万维介绍,石龙岩码头已成功与川威集团、重庆轮船、民生物流、(香港)嘉里大通物流、江苏天有益物流等知名企业开展多元业态合作。下一步,码头将继续拓展周边省、市进出港口货物,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例如通过公铁水联运方式,吸引毕节地区需求的粮食、煤炭、磷矿石和镇雄地区的磷矿石等货物到石龙岩码头装卸。

港产城融合发展

从南非运来的锂辉矿通过江运,运费低至每吨每公里2分钱。市航务管理局副局长叶小林说,对大宗货物而言,水运的成本优势明显。立足长江这个天然优势,市航务管理局围绕“港产城融合发展”思路,以石龙岩码头运营为突破口,努力构建高效服务机制、优化产业生态,推动全市港口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重点港口企业的工作机制,通过“专题调研+定期会商+集中攻坚”的模式,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见成效”;另一方面,积极研究制定全市港航水运扶持政策,创新“港船贸”一体化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同时打造多式联运精品航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得益于一系列有效管理举措,今年全市水运迎来强势开局。一季度,在船舶工业方面,承接的23艘造船订单已有1艘下水。按当前态势,全市造船船台预计将持续满负荷运转至年底。在港口吞吐量方面,泸州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99.6万吨,同比增长17.9%;集装箱吞吐量为5.3万标箱,同比增长7.4%。叶小林说,下一步,市航务管理局将指导企业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交通、港口功能、铁水联运成本优势,积极汇聚大宗货源,为泸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水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