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08日

巡回审判非法狩猎案 百名村民共上生态法治课

本报讯(周云 吴悠吕)近日,一场特殊的巡回法庭审判在古蔺县茅溪镇青龙村碳汇林基地举行。张某某等6名被告人因使用禁用工具非法猎捕毛冠鹿、小麂等国家保护动物,被古蔺县法院依法公开审理。百余位村民、生态护林员等在旁听席观摩庭审。

庭审现场,公诉机关认为,张某某等6名被告人使用禁用工具在禁猎区、禁猎期非法猎捕国家保护动物,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提请法院依法以非法狩猎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庭审中,审判长主持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组织控辩双方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了充分的举证质证,围绕本案被告人的主观明知、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数量和价值等争议焦点,引导控辩双方进行充分辩论,听取了各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全面保障被告人、辩护人的诉讼权利。

巡回审判现场,法官还结合案情,详细阐释了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禁猎区、禁猎期的规定,强调“生态有价、损害担责”的法治理念。“以前不懂猎几只‘山货’犯法,现在明白了绿水青山就是子孙饭碗!”被告当庭忏悔。法庭宣布休庭,该案将择期宣判。

这场“以案释法”的生态司法实践,不仅让百余名旁听村民深受教育,更成为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法治化进程的生动注脚。古蔺县法院旅游环保法庭庭长周云表示:“巡回审判不仅为惩治犯罪,更要用鲜活案例凝聚保护共识,让‘不捕不猎’成为行动自觉。”

古蔺县茅溪镇青龙村碳汇林基地不仅是审判场所,更是生态修复的实践平台。基地负责人刘宗伟曾目睹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之痛,如今在司法引导与政策扶持下,他将数千亩荒地治理为甜橙果园,带动周边村民人均年增收超万元,成为“法治带头人”“环保代言人”。

青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学涛感慨:“现在,不少村民都争当保护野生动物宣传员。”庭审前,青龙村村委会相关人员主动拉起环保横幅,组织村民旁听;庭审后,更多的群众纷纷加入护林队,成为“生态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