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08日

从“哭闹进门”到“牵手回家”

古蔺创新机制 守护家庭和谐

□ 陈红焱

今年以来,古蔺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坚持把排查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作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切入点,联合县妇联、县民政局等部门,以派驻“专业调解员+社工”的模式入驻古蔺县婚姻登记处,并设立调解室。该调解室努力下好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先手棋”,深耕婚姻家庭纠纷调解“责任田”,助力婚姻家庭关系建设,以小家“稳”促大家“和”,用心用情守护群众婚姻家庭幸福。

调解室内,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运用专业法律知识,为婚姻关系濒临破裂的夫妻双方提供咨询、疏导、干预、调解等“一站式”服务,以暖心、贴心、安心服务,健全“婚调+疏导+法律援助+跟踪回访”工作机制,降低冲动型、草率型离婚率,点亮婚姻家庭幸福“心灯”,以家庭“小和谐”实现社会“大稳定”,并取得显著成效。调解室设立以来,一个月内已接待20余人次法律咨询,调解离婚纠纷15件。

针对婚姻家庭纠纷内容多样、成因复杂的特点,调解室采取“婚调+疏导”的方式积极介入。调解前,调解员先了解双方基本情况并对其进行科学心理评估,区分“婚姻危机”与“情感破裂”,针对性制定方案。何某和陈某婚后发现彼此缺乏了解,属于冲动结婚,致使婚姻关系出现危机,便来到调解室寻求帮助。调解员通过分析和疏导,让当事人理性认知婚姻现状、明确自身需求,并自主做出最符合双方利益的决定,双方最终决定再给对方一次机会。

涉及家暴、财产分割、抚养权等法律问题时,调解室采用“婚调+法律援助”的模式介入,由调解员提供专业指导,避免弱势方权益受损。彭某、余某缺乏对彼此的了解就办理了结婚证,经常因为生活琐事发生争吵,双方均认为感情破裂,无法继续生活。调解员了解情况后,对双方进行了法律宣讲和心理疏导,缓解双方关系,最终当事人愿意接受调解。

凡是经过调解的家庭,调解室全部建立案卷档案,对有隐患、风险高的家庭,提供定期回访、跟踪服务;根据矛盾严重程度设置回访频率,实行档案动态管理,邀请网格员、社工参与回访,通过日常观察补充信息,巩固调解成效。

“经调解员调解后,很多夫妻哭哭啼啼来,手挽手回家。”古蔺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情、理、法多管齐下、兼容妙用尤为重要。该中心将总结、梳理、提炼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助力当事人改善家庭关系,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