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04日

清明

清明草

□ 蟾山玉剑

清明草花开的样子,形容出水芙蓉显得轻浮。

清明草本就站得矮,整个花期戴着小金帽。

贫时充饥,清明草正处青黄不接,顺便救命。富时礼祭,清明草长成于清明节,义不容辞。

清明草铺天盖地,随着阳光转移,黄花牧马,蓝蝶展翼。

朵朵花儿,如高挂的棉花,盘绕天山,无愧于白云的镜像,恰似英雄的辽阔胸怀。清明草扎根于深厚的土壤,滋生着敬畏和信仰。

工蚁搬粮,工蜂釆蜜,蚯蚓松土,有清明草的地方,青鸟衔泥,芦苇返绿,名曰春游……

烈士的丰碑特别骨感,祖先安居于清明草,等着墓铭描红。

清明草的一生,活出一个又一个清明。

清明鸟

清明鸟,站在心尖上,啄食病灶。

它在怀乡的思绪中,掠过凋零的桃红,飞过未散尽的云彩,两翼之上驮着日出。

幡顺着风,似在喊魂。

那声音像极了童年的歌谣。它低飞时,更贴近春苗。裹着针尖的芽逐渐舒展成叶,高粱也开始萌发。

举樽对饮,陈酿的是秋露。

蚕豆、豌豆就如这鸟声,传入泥土中的“盲耳”,咀嚼出嗅觉。

纸扎的象征,展开了明喻的攻势,占领地脉如同抢登天梯。

爱是羽毛油光的养分。先人在云端推磨,练就虹化的法身,喋喋不休地叮嘱:要善待万物。

清明时节,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介子推背母……这些故事不仅仅在传承。

鸟声统一口径,放飞时要拽紧的,是那根情感的线索。

这根有机的线索,是清明鸟的归宗路。

清明船

雨后放晴的斗笠船,搁置了清明的影,荡着柳条的晃动,搅匀绿水。

嫩黄的绿水,在船稍摆着尾翼,久久不见离岸。

清茶冷,嚼春寒。

泼黑的天空,潮湿的宣纸下沉,留白。

部首为姓,偏旁为氏,空芯的渔灯累不着鱼鹞。

拴船桩扎得很牢,船有根基。

船人上山,松柏相迎,肺活量无边。

山亦水,水亦山。山水皆是船的台面。

止风时刻,千秋万代描红的主张,宰相肚里继续撑船。

微雕的国度正好雕船,顺风顺水,便永远清明。

清明桥

桥头唱元曲,桥尾升明月。清风拂过,仿佛溯回旧时光景。

桥擦去隐名,恢复名称“惠济”。

桥下蝌蚪成群,聚为繁星。桥拱半月,燕居巢穴,唐宋已然风骚。

看过桥的另一侧,担承千年,蛰山为蟾,经书扉页开过桃花,石生的盘根要各自擎天,撑开茶亭,折柳分奔。

执帚的桥段,又重新纵目千年。

压金的庙不再重生,桥尾的新筑已是方言汇总,又为民生。

桥到清明,仍旧力主寒食,铁改称人禾,马背坦然之处全是良田,余家簇谱无限增页,心生的缅怀,才是未继的香火。

雨晴亮根,桥自然直。我举清茶,桥再次拱身,彼此印证咫尺胜是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