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荣泰
4月2日,龙马潭区红星街道龙南社区龙南苑小区里,一个小型花园正在建设中。花园里,几名工人在做平场工作,几株修剪过的大树已长出新叶,一个流水池的渠道已挖好,蜿蜒的人行道已打好水泥基础。花园旁边的居民议事厅屋顶已建好,工人们正在铺设地板。“将来这里是小区居民议事、休闲的好去处。”龙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何义说。
“改造后,住着很舒适”
龙南苑小区由几栋老旧住宅楼构成,现有94户200多名居民。小区最早一栋楼建于1997年,居民雷正芳便是当年入住的老住户之一。她介绍,小区原来的绿化树多年未修剪,导致室内光线很差,而且蚊子特别多;路面也不平,居民走路都得小心翼翼。许多老居民因居住环境不佳,购置新房后搬走了,但雷正芳觉得在这里住了28年,早已习惯了周围的环境,实在舍不得离开。她说:“小区改造大家都很支持,非常感谢相关部门做这项工作。”
何义介绍,龙南苑小区的改造包括绿化整理、排污管线梳理、新建议事大厅、路面修整、墙面排危等项目,预计6月可完工。
在龙南社区,有许多像龙南苑小区这样的老旧小区,与龙南苑小区居民还在期待改造后的美好生活不同,大通路126号小区的居民已切实享受到改造带来的好处。4月2日,该小区改造已基本完工。平整的白加黑路面延伸至每栋楼下,修葺粉刷一新的围墙给人以安全感,修剪整理后的绿化区域欣欣向荣,统一划线的停车场整齐有序……在小区住了26年的居民刘建笑着说:“改造后,住着很舒适。”
大通路126号小区建于1999年,共有4栋楼,住着64户200多名居民,去年4月开始实施改造。刘建说,原来的小区破旧杂乱,绿化带杂草丛生,路面坑坑洼洼,围墙也存在安全隐患,如今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何义介绍,大通路126号小区的改造项目较多,不仅包括居民看得见的路面、围墙、绿化、停车场等方面,还涉及安防设施、排污等诸多项目,目前大家对改造效果都较为满意。他说,龙南社区辖区老旧小区较多,去年以来实施改造的共有11个,涉及65栋楼1540户居民。目前已有8个改造工程完工,预计6月将全面完工。改造内容包括:新增无障碍通道、道路硬化、改造燃气管网、绿化修缮、新增文体设施、增设单元门禁和监控系统、拆除老化排水管道、破除及恢复路面、新改建排水管网和通信管网等。
今年全市将改造老旧小区217个
近年来,我市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今年,省有关部门已向我市下达两项中央补助资金共计2亿多元,分别用于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计划财务科科长杨敏介绍,这两项中央补助资金分别为2025年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1.94亿元、2025年中央财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000万元。其中,前者主要用于各有关区县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纳入2025年改造计划的217个城镇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全市计划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980户、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200套(间)、改造城市危旧房(含非成套住房)505套(间);三区范围内计划改造城中村2443套。后者则专项用于2025年泸州市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的农村危房改造,将惠及我市662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