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陈星宇)3月31日,在龙马潭区石洞街道雨珠岩村的田间地头,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三台农用机械正在广袤的田野上奏响高效春耕的“奋进曲”。
现场,经过“宜机化”改造的300余亩土地集中连片,新翻整的土地向远处不断延伸。三台功能各异的农用机械呈一列纵队,正在进行高粱播种作业。机械化作业技术管理人员成六超介绍,第一台撒肥机通过关键部件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能将肥料均匀撒在田地里;紧随其后的旋耕机,则翻转土壤,将肥料埋进土壤下层;最后一台播种机,可按照设定好的行窝间距把高粱种子播种到施肥后的土壤中,并完成覆土。整个高粱种植的施肥、旋耕、播种流程,在三台农用机械的同步作业下一气呵成。
“新技术让两三人在一周内就能完成300余亩地的播种,效率提升显著。”成六超算了一笔账:撒肥机日作业量达300亩、旋耕机日耕100亩左右、播种机日播50亩至60亩,一周内可完成全部作业。若采用30名工人人工播种,完成同样的工作量可能需要耗时一个月。
除了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耕种效率,“宜机化”改造后的土地还适宜机械化夏管与秋收。在推广良种、良法的基础上,通过完善良田、良机,实现了“四良融合”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这是全区首次在高粱种植上实现成套机械化。”龙马潭区农技站站长肖开勇介绍,“四良融合”模式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不仅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户收入,还提升了农作物单产水平。
据了解,龙马潭区规模化经营主体在土地“宜机化”改造的基础上,已全部实现了成套机械化作业。下一步,龙马潭区将持续推进“宜机化”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通过科技赋能农业生产,推动稳粮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