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蔺艳霜
3月29日,位于合江县的四川亦口脆有限责任公司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一袋袋经过精心加工处理的笋片被迅速打包,准备运往全国各地。
作为合江县最大的竹笋加工、销售企业,亦口脆的崛起,不仅是对当地特产的成功推广,更是金融支持返乡创业、推动就业增收的一个生动案例。
返乡创业,解决乡亲难题
2021年末,36岁的小罗回到家乡合江县过春节时发现,尽管家乡的春笋品质优良,但销路却成了困扰乡亲们的一个难题。小罗拥有多年竹笋销售经验,对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力,他决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资源返乡创业,成立一家专注于竹笋加工的企业——四川亦口脆有限责任公司。他的目标很明确:带领乡亲们一起走上富裕路。
然而,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小罗首先面临的挑战便是寻找合适的厂房。一次偶然的机会,小罗了解到泸州银行正在大力宣传支持返乡创业的政策。怀着一丝希望,他前往泸州银行咨询相关事宜。泸州银行深入了解小罗的情况后,立即行动起来,整合各方资源,帮助他租赁到合作客户的闲置厂房。就这样,亦口脆顺利开业,并通过四川省知名泡菜品牌的验厂流程,拿下了第一笔订单。
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亦口脆的业务逐渐扩大,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今年,公司成功与云南、成都等地的知名小吃品牌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但是,随之而来的资金压力也变得愈发明显——为保证原材料的充足储备,企业急需一笔资金。
面对这一困境,泸州银行再次伸出援手。针对亦口脆成立时间短、无抵押资产的特点,泸州银行采取商标权质押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了250万元贷款支持。这笔资金不仅解决了原材料储备问题,还确保了企业能够稳定地生产和交付订单。
泸州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关注返乡创业者的实际需求。通过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多方共赢,共筑美好未来
如今,亦口脆已经发展成为合江县最大的竹笋加工、销售企业,为当地创造了1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合江县近400户农户通过竹笋产业实现创收增收。这不仅让许多家庭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也让更多年轻人看到了回乡创业的可能性。“不出远门也能挣钱”的幸福日子,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从创业起步,到与各大品牌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一路走来,离不开泸州银行的支持。”小罗感慨道。正是有金融机构的鼎力相助,像亦口脆这样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
亦口脆的成功案例,不仅是泸州银行支持返乡创业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市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加大对返乡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助力更多年轻人扎根家乡,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泸州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随着更多类似的成功案例涌现,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用智慧和汗水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