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静 李一
近年来,地处内陆腹地的泸州坚持扩大开放、合作共赢理念,从追赶者到排头兵,走在四川省开放前沿。随着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步伐持续加快,泸州与世界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在此过程中,市政协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强化开放合作,推动泸州、宜宾、江津、永川等地共建长江上游港口联盟。”2024年12月30日,在泸州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市政协民宗外侨委、民建泸州市委会以《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助推高水平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为题作大会发言。
如何助力泸州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市政协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高水平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等方面建言献策,积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走深走实,在服务中心大局中贡献政协智慧力量、彰显政协担当作为。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新引擎、创新发展的新前沿。加快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对泸州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自2017年开始,市政协连续9年关注和助推自贸试验区建设,组织调研组先后赴重庆、厦门、珠海、成都、浙江、湖北、云南等地考察调研,多次召开圆桌协商会议、专家协商会议、“线上”协商会议,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形成的《关于加快推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建设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快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快泸州综保区产业集聚 助推实施开放合作提升行动的调研报告》等一批高水平协商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
泸州是全国30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也是全省唯一获此定位的城市。2022年,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支持泸州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这一部署要求,为泸州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带来重大机遇。市政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将“高水平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纳入2023年协商计划。遵循“不学习不调研、不调研不协商、不协商不建言”原则,组织政协委员开展线上读书活动,深学细悟相关政策知识;开展住泸省政协委员集体视察;召开“高水平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专题议政常委会议和履职成果协商座谈会,相关委员、部门围绕泸州高水平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开门见山找问题、畅所欲言提建议,共同为泸州通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助力泸州拓展提升开放通道,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为泸州发展带来加速突破的机遇。市政协聚焦“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开展深入调研,通过大会发言、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为泸州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鼓与呼,积极向上争政策、争资金、争支持。此外,市政协着眼发挥“平台”“渠道”优势,积极加强与重庆市毗邻地区政协联动合作,共同助推川渝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市政协和重庆市永川区政协、江津区政协签订《三地政协助推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合作协议》,建立“渝事好商量·有事来协商”共商平台,围绕泸永江文旅融合发展、职业教育一体化等开展主席会议成员联合协商,共同助推泸州市和重庆市永川区、江津区三地之间实现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泸州市政协将继续用心书写履职答卷,积极围绕“联合助推泸永江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川南渝西‘水公铁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等开展专题协商,力争交出助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高质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