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01日

双语普法进农家 法润苗乡茶更香

普法志愿者走进马嘶苗族乡茶园村,开展采茶季“双语”普法宣讲进农家活动。古蔺县法院供图

本报讯(付蕾 罗焱)3月25日,泸法麒麟志愿服务队古蔺分队联合古蔺县司法局马嘶司法所,走进马嘶苗族乡茶园村,开展采茶季“双语”普法宣讲进农家活动,用苗族乡亲熟悉的语言传递法治理念,助力苗族乡亲轻松学习法律法规知识。

“彩礼返还新规就像采茶篓,装得下礼数更要装得下情义。”在茶园边的普法讲堂,普法志愿者手持民法典,将法律条文转化为“采茶篓里的彩礼经”“土地流转三字诀”等生活谚语。宣讲中,志愿者理论联系实际,并穿插有奖问答,参与活动的苗族乡亲热情高涨,积极互动,掌声不断。随后,普法志愿者还耐心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

普法志愿者围绕茶叶购销、土地流转、婚姻家庭等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用苗汉双语解读有关法律法规,将生硬的法条转化为“采茶时节签合同需要注意些什么”“彩礼钱能不能退”等生活案例,让法治精神如茶香浸润心田。

“普法志愿者的普法讲解通俗易懂,我想用一段苗族世代相传的芦笙表演来表达谢意。”一位苗族老大爷吹起芦笙,跳起苗族舞蹈,悠扬的曲调伴着法治的春风,在马嘶苗族乡茶园村久久回响。

“‘双语’普法是我们推进法治宣传和提高普法质效的一项重要工作,用少数民族群众最熟悉的语言、最亲切的话语、最能接受的方式,将法律知识送到他们心坎上,活动收获了一致好评,也让我们觉得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古蔺县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马嘶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法治观念,提高了他们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打通了群众在家门口学法、知法、懂法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