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01日

纳溪法官上茶山 法治护航“特早茶”

法官走进茶企生产线了解生产经营情况。纳溪区法院供图

□ 周莉 本报记者 李荣泰

纳溪是“中国特早茶之乡”,茶产业是当地茶农茶商的重要钱袋子。全区现有茶叶基地31.5万亩,年总产量2.5万吨,茶产业年综合产值实现83亿元。今年以来,纳溪区法院聚焦茶产业司法保护,多次上茶山入茶企,为茶企、茶农、茶商排忧解难,为茶叶种植、采摘、加工、销售、运输、品牌保护等全产业链条各环节,提供精准、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全力护航纳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鲜叶产量怎么样?”“货款能及时收回吗?”3月27日,正值春茶采摘季,纳溪区法院法官踏着晨露,走进大渡口镇民生村茶园,与当地茶农面对面交流。法官详细了解茶农实际困难,认真听取茶农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困惑,并及时答疑解惑。同时,法官就规范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明确违约责任、注意保存证据、明确交易对象身份信息以及约定管辖法院等,为茶农提供精准司法建议。

随后,法官还走进四川凤岭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泸州市纳溪区川闽缘茶业有限公司,实地参观企业生产车间、办公区域等,并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座谈。法官详细了解近年来茶产业的发展形势,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发展规划,结合审判实践与典型案例,深入分析茶叶种植、采摘、销售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针对合同管理、安全生产、劳动用工等涉茶领域风险,法官提出防范建议,并向企业家们赠送《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提示手册》。

为确保司法服务的实效性,法官到泸州拂羽茶叶有限公司开展案后回访,听取企业对案件实体处理和审判程序方面的建议意见。法官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法律疑问和困难进行了回应,帮助企业找出经营管理漏洞,提出风险防控建议,全面了解判后企业发展情况,最大限度降低诉讼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促进企业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行为,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为更好地维护茶乡的和谐稳定,法官走进护国梅岭村、大渡口镇民生村和凤凰湖村,组织村干部召开矛盾纠纷排查会。针对排查出的涉茶纠纷,向村干部提供切实可行的处理思路和方法,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为茶产业的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纳溪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特早茶是纳溪的优势特色产业,在推动县域经济、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法院将紧跟乡村振兴与茶产业发展步伐,聚焦茶业法治营商环境优化,开展“法官企业1+1司法服务面对面”“法官进行业”等专项活动,坚持上门服务、问需于企。同时,继续编制法律风险防范、典型案例等普法宣传册,助力茶农、茶商知法守法,诚信经营;开辟涉茶企业诉讼绿色通道,为茶企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全力护航纳溪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用实际行动助力小小茶叶成为致富“金叶”,让纳溪茶产业在法治护航下,香飘万里、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