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4年07月06日

丰乐镇“电子劝导员”上岗

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成效

□ 朱鑫 本报记者 张婷

7月2日,纳溪区丰乐镇居民张强(化名)到丰乐派出所签署了《电子劝导员系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认违认罚确认书》,此前他因驾驶两轮车未按规定戴安全头盔,被农村“电子劝导员”道安守护系统抓拍,最终受到处罚。

去年7月,丰乐镇积极响应市道安委提出的将科技信息化延伸拓展至农村地区,补齐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后半篇文章”工作思路,率先试点建设运行农村“电子劝导员”道安守护系统。该系统化身实时抓拍的“监督员”、精准喊话的“劝导员”、提醒预警的“放哨员”、处罚闭环的“执法员”、宣传播报的“宣传员”,有效降低了农村道路交通风险,提升了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成效。目前,丰乐镇在重要交通路口,特别是辖区国道546沿线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路口,共安装30组“电子劝导员”道安守护设备。

骑乘摩托车未戴安全头盔、三轮车载人等农村道路交通显性违法行为十分常见,“电子劝导员”道安守护系统化身实时抓拍的监督员,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实时抓拍记录,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同时,“电子劝导员”道安守护系统化身精准喊话的劝导员,通过对村民交通违法行为的抓拍,进行精准识别分析,并实时用方言语音警告村民,以便村民纠正交通违法行为。农村道路纵横交错,道路平交口是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的点位,“电子劝导员”道安守护系统还是提醒预警的放哨员,“电子劝导员”可以实现干路来车时,通过语音播报“前方有车、请减速让行”,提醒支路车辆进行避让。

对待“劝不住”、被多次抓拍到交通违法行为的村民,按照“一次提醒、二次劝导、三次以上就法办”的原则,“电子劝导员”道安守护系统化身处罚闭环的执法员,通过精准识别身份信息,将由当地派出所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自“电子劝导员”道安守护系统建设运行以来,丰乐镇辖区内摩托车、三轮车显性违法量明显降低,村民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