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红 记者 张婷)6月29日,江阳区第一个“拿地即开工”项目——泸州白禧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分水岭镇农副食品加工项目顺利拿到开工所需的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四证”。据悉,该项目当日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当日完成“四证联发”,刷新了江阳区项目建设新速度。
从拿到土地到开工建设,中间有诸多繁杂的审批环节,“拿地即开工”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江阳区将拿地后的有关审批流程调整到拿地前和拿地中,通过提前介入、容缺受理、模拟审批、并联审批,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方式,为项目建设开辟了一条“高速通道”。
“我们充分利用土地出让前准备时间,会同住建等部门提前对不动产登记、规划设计方案、施工图等进行审查,变事后审批为事前审查。”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江阳区分局副局长成福建介绍,江阳区将原来拿地后再办的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提前到拿地之前进行审核,各审批职能部门视同该主体已取得土地,出具模拟审批意见并共享互认,变部门“坐等”审批为主动“靠前”服务,变“串联办”为“并联办”。当供地手续完成并达到法定审批条件后,此前完成的模拟审批就转化为正式审批,直接进入到下一个流程,从而节省大量审批时间。竞得土地、结果公示、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企业同步取得了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即可开工建设。
6月29日是星期六,江阳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的窗口工作人员全部到岗。“我们已经把4个证件的电子证颁发给了企业,同时也把纸质证件送到了项目现场。”江阳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建设工程管理股负责人雷勇说,下一步,将全程跟踪服务好这个项目,在安全生产、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推动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没想到四证这么快就办下来了,让我们实现了拿地即开工,效率真高。我们争取在两个月内建成投产。”在项目开工现场,面对助企陪跑员的关心,泸州白禧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白成林高兴地说。
近年来,江阳区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审批事项能减则减、审批环节能并则并、管理方式能转则转,主动靠前服务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下一步,江阳区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工程项目审批流程,优化涉企服务,推动“拿地即开工”成为常态,切实为企业减负、为项目提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