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4年06月18日

利用红色资源 发挥红色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

太平镇描绘红色和美乡村画卷

□ 钟兴旺 本报记者 张婷

这里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是中国工农红军二渡、四渡赤水的主要渡口;这里是一个美丽的集镇,赤水河畔,碧波荡漾,酱香四溢,橙李飘香。

这里是古蔺县太平镇,一片红色富饶、底蕴悠久、革命遗迹处处可循、军民鱼水交织的土地。

近年来,太平镇遵循“红色党建引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要求,盘活红色资源、建强红色阵地、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擦亮红色福地金字招牌,助力乡村振兴,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红色和美乡村画卷。

以党建引领稳方向

建强指挥体系

“今天来授课的全是资深讲师。我对泸县的马老师印象非常深刻,他围绕喻寺镇的乡村振兴做法,非常生动地上了一课。”来自太平镇九龙村党总支的党员范玉明在参与了太平镇党员培训后有感而发。

近年来,太平镇党委围绕“全覆盖、贴实际”要求,创新教育培训方式,采取“研+学”模式,做深做实党员“兜底培训”。太平镇以线下集中办班培训为主,研讨“实地学”,采取“现场教学+微党课”方式开展红色研学,组织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

太平镇以党建引领,不断提升乡村颜值,结合域内红色底蕴深厚的特点,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现乡村特色、红色元素,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展现田园风貌和弘扬传统文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坚持红色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太平镇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切入点,培育“党建+基层治理”品牌,构建政治为魂、自治为基、德治为先、法治为本、智治为效的“五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各项红线底线工作下沉到网格、治理服务聚焦到网格。

以产业主导促增收

盘活存量资源

太平镇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域的赤水河中游国家级优质酱酒原产地保护区,酱酒酿造历史悠久,拥有酱酒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

位于太平镇的仙潭酒厂,是赤水河酱酒核心产区老牌传统酱香企业。该厂酿酒车间工人王杰,从小在酒厂长大,见证了酒厂由小变大的过程。在王杰看来,酒厂的发展既得益于一代又一代潭酒人的坚守,又离不开太平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十四五”以来,太平镇坚持“红绿互融·高质量发展”总体定位,大力实施“生态立镇、红旅兴镇、酒业强镇”战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助推酒企发展,全面做好涉酒项目征地拆迁及建设协调服务工作,按照“一项目一专班”工作模式,抽调党员干部,成立重点项目“红色突击队”,坚持矛盾在第一时间协调、问题在第一现场解决。

对太平镇来说,仅靠一家酒企还不够。太平镇有着清晰的规划:充分发挥潭酒龙头带动作用,打造白酒产业集群,到2025年,计划实现全镇白酒年产能达5万吨,把太平镇建设成为“赤水河畔酱香型白酒重点产区”。

除了酿好一杯酒,太平镇还种好一个橙。古郎橙海基地引进太平镇龙溪农牧专合社,采取“专合社+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农户”模式运行。除了甜橙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外,太平镇煌家村的李子基地也是一番火热景象。煌家村的李子基地连片种植李子1200亩,基地引进百果源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专合社+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农户”的模式运行。

以红色文旅优形象

擦亮金字招牌

2021年,我市提出以“弘扬长征四渡赤水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为主线,打造以四渡赤水为重点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州段)的重要承载区,太平镇围绕四渡赤水红色文化传承带,打造四渡赤水红色文化核心IP,通过整合红色资源,助力“南翼”发展。

近年来,太平镇大力开发挖掘红色资源,坚持红色文物普查全覆盖,认定登记革命文物500余件、遗址遗迹300余处,动态完善红色资源名录库、档案库、资料库和文物地图“三库一图”,保存完好的长征不可移动文物46处、可移动文物226件套。

在积极挖掘保护红色资源的同时,太平镇推陈出新,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实施四渡赤水陈列馆改扩建工程,成功打造独具影响力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研学旅行基地。建成太平至二郎段长征历史步道;推出投用四川首条红色音乐公路,获得广泛关注,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太平镇拥有独特的红色资源禀赋和良好的地理条件。太平镇党委书记杨梅说:“太平镇将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红色基层党建为抓手,以长征精神为不竭动力,锚定‘生态立镇、红旅兴镇、酒业强镇’目标,为古蔺县高质量发展注入太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