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晓娟 吴科 本报记者 蔺艳霜
开年以来,泸州农商银行在为农户送去春耕春管信贷支持的同时,不断提升金融个性化服务,助推现代农业多元化发展,为区域农业转型升级提供金融助力,体现了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银行的责任和担当。
A
资金支持 他成为“回乡创业模范”
曾氏家庭农场的老板曾明(化名)是新农人,之前南下打工靠勤劳肯干积累了资金,心系家乡的他决定回乡创业。曾明投资50万元从经营农家乐和烤酒坊起步,逐渐发展成为集种植养殖、加工、乡村“桌席一条龙”服务于一体的家庭农场。但由于发展太快且利润不高,曾明的自有资金很快就用完了,发展出现了瓶颈。
泸州农商银行在“走千访万”活动中得知曾明急需发展资金,及时为他办理了5万元小额农贷,解了他的燃眉之急。随后,该行为其提高信用额度到23万元,鼓励支持他扩大规模,大胆创业。有了泸州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曾明的创业积极性更高、劲头更足了。现在,他已成了当地小有名气、年营业收入达到60万元的“回乡创业模范”。
B
花卉种植“向新绽放”
普惠政策
梁建鑫的父辈以传统花卉种植和摆摊销售为生。梁建鑫成年后继承父业,仍然以种植销售花卉为业,但不同的是,年轻一代敢于尝试。他创新采用现场栽培、线上直播、线上销售模式,突破了摆摊销售的空间限制,并通过现代物流将花卉远销到全国各地,他的花卉种植场也成为农业发展新业态的典型。
泸州农商银行了解到梁建鑫的创业经历后,积极支持其产业转型升级,为他授信20万元循环使用,灵活方便。同时,帮梁建鑫办理了“惠支付”,客户扫码就可及时成交,助其线上销售高效便利。梁建鑫对泸州农商银行的普惠政策和热情相助非常感激。
C
助产业发展“带头人”做强
便捷信贷
纳溪区新乐镇竹料加工场是一个山区工场,创建者是一名村干部,办这个加工场的初衷就是带着村民们脱贫致富。之前,因为地处山区,当地虽竹林成海但山高路远,很难将大山的竹资源变现。为了解决村民竹木资源丰富但销路不畅,单独砍伐和运输、销售成本高的问题,这名村干部开办竹料加工场,形成规模优势,解决了当地的实际困难。加工场年销售收入达到3000万元,带动周边老百姓户均增收上万元,该村干部也成为农村发展产业的“带头人”。
为了支持加工场继续发展壮大,发挥更大的带头作用,泸州农商银行用“蜀信e商易贷”为该村干部授信60万元。有了这笔利率低且在手机上就可操作完成贷款全流程的便捷信贷产品,这个竹料加工场发展更有底气了。
D
促进粮食生产
金融助企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粮食应急保障企业,在2023年加工稻谷2.4万吨,大米销售突破1.3万吨,为当地近五万亩稻田的稻谷提供加工销售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粮食生产,提高了种粮农户和种粮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近期,该公司订单量大幅增加,急需流动资金购买原材料,陷入融资难和融资贵的困扰之中。为难之际,泸州农商银行主动上门,面对其流动资金需求量大,但因利润微薄、缺抵押物而融资遇阻的困境,该行结合特色产品“助企贷”和低利率政策“支小惠商贷”为企业降低了融资成本,并通过高效便捷的服务在短时间内成功发放300万元贷款,破解了该企业的发展难题。
一直以来,泸州农商银行为农而生、与农共兴。未来,该行将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针对农村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满足“三农”多元化发展的金融需求,为更多农户和涉农小微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