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昊 蔡琳
四季轮回,匠心独运。在赤水河左岸,一直演绎着酱香传奇故事。
2023年,古蔺县实现优质酱酒产能16万吨、酒业税收42亿元,产能、税收较2020年接近翻一番;酒业带动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时隔10年重回两位数增长,推动古蔺县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蝉联西部百强县。
古蔺县高质量发展目标更加清晰:力争到2027年,全县酒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税收100亿元以上。
古蔺县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又将如何借助白酒之名,向世界献上一杯满满的敬意?
非常之谋 助力共建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
乌蒙山深处的赤水河,以其独有的生态条件,成为全国白酒产业的“宝藏河”。其中,贵州茅台至古蔺二郎间的赤水河流域河谷因条件最优,被称为中国酱酒的“黄金河谷”。
位于古蔺经开区的茅溪优质酱酒园区,地处赤水河左岸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是川黔两省共同建设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具备生产优质酱酒的自然生态资源要素。
坚守与变革,传统与创新,就像是酿造品质美酒的两种酵母,在这里相生相融。
3月21日,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座谈会在泸州召开。召开此次座谈会既是深化两市合作的重要举措,又是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支持两市共建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的具体行动。
会上,宜宾市、泸州市人民政府签订《推动共建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推动宜泸全方位合作,规划建设四川中国白酒博物馆,共建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
此前,泸州市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实施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推动白酒(食品轻纺)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成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
在古蔺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上,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更是掷地有声:举全县之力、集各方之智建设酱香酒谷产业园区,系统推进世界级酒产区、酒园区、酒企业、酒业链、酒生态、酒文化“六个世界一流”培育工程,着力打造泸州“南翼”更具活力的核心增长极,全力服务泸州、宜宾共建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
同时,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江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等权威机构长达3年的论证,茅溪优质酱酒园区选址科学、规划可行。
高质量建设赤水河左岸千亿级优质酱酒产业集群,古蔺县正当其时,已然启航。
非常之时 促进酱酒赛道产业链提质升级
连日来,古蔺县东城产业园内机械轰鸣、车进车出,一派忙碌景象。
“古蔺县此前没有一家规模化的包材企业,白酒包材都是从外地采购,成本要高20%左右。”园区管委会负责人刘明强说。在国开行融资支持下,去年11月,园区按照白酒产业链配套区等4个功能区和1个总部经济中心的布局,全力打造功能完备、链条完整、体系完善的现代产业园区。
近年来,古蔺县通过实施总投资1848亿元的41个重大酒业项目,二郎、茅溪、永乐、太平四大酱酒组团基本形成,赤水河左岸“一谷四核、双茅并进”产区空间格局已初步构建。
另一边,在二郎镇郎酒厂的酿造车间内,机器轰鸣声渐次响起,氤氲酒香四溢。在“古法酿造、现代设备、智慧生产”的创新理念引领下,酒厂积极掀起数字时代的变革浪潮,传统与创新在这里交织。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为郎酒的生产和古法酿造插上数字化翅膀,也为古蔺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近年来,我们聚焦聚力实体经济攻坚,坚定不移推进以酱酒酿造产业链为特色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全县酱酒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带动上下游企业同步实施智能制造,打造智慧供应链,推动白酒全产业链提质升级。”古蔺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创新举措还有不少,县域内以郎酒为代表的多家酒企都“酿”出了自己的数字美酒——潭酒21个智能化生产车间已建成投用;永乐酱酒循环产业园将在今年重阳节建成投产,实现“多循环、低能耗、低排放”清洁生产模式。
与此同时,古蔺县积极实施酒企“雁阵”培育行动,创新制定“2+N”惠企纾困系列政策,支持酒企技改扩能、智改数转。在此基础上,郎酒新“351”战略得以重磅发布,加快迈步“百年郎酒、千亿征程”。仙潭、川酒等腰部企业发展韧劲持续增强,国醴、力酱、泓众等新晋酒企迅速成长,初步构建出了百亿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酒企格局。
非常之势 创新打造酱酒全产业链条
近日,笔者走进四川义昌制盖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当地龙头企业的配套企业。在企业生产车间内,只见一个个白酒瓶盖配件顺着传送带传出,等待进一步组装。“车间安装有智能化注塑机、内部件视觉识别系统等,已实现自动化生产,日产白酒瓶盖配件100万个。”该公司生产部部长李阔介绍。
白酒包材企业从无到有,是古蔺县酒业发展的非常之举。古蔺县东城产业园区成功引进郎晖公司、义昌制盖等包材企业10家,白酒包材全产业链一、二期项目已进入试运营阶段,三期、四期项目也正在规划建设中。
只有实施酒业延链补链强链行动,才能形成上下游链条完整、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酱酒全产业链条,古蔺县对此目标清晰。
一方面,古蔺县建成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有机糯红高粱基地,形成高粱酿酒、酒糟养牛、牛粪还田综合种养循环特色现代农业。通过启动高粱产业配套项目建设,推动古蔺县高粱现代农业园区争创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新开发盖、箱、盒、袋等高档酒包材配套产业,引进白酒数字化智能包装制造项目,加快发展白酒数字化包装产业。
另一方面,古蔺县挖掘文化、酒旅、体验、场景等新的增长方式,赋能产业、赋能产区,通过品牌文化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其中,已建立古蔺产区、洞藏酱酒、庄园酱酒等标准体系,打造独立、系统、完整的古蔺酱酒文化品牌。积极参与中国高端酒展览会、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等活动,成功承办国际蒸馏酒品牌大会、2023年度包装行业高峰论坛等,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古蔺专场推介会等活动50余场,酱酒文化展示更加丰富。与贵州仁怀、习水、赤水共同发布《赤水河流域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协作宣言》,“中国酱酒之乡”知名度、影响力持续攀升。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酒+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思路,古蔺县支持二郎镇、茅溪镇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孵化园,加快孵化围绕酱酒的文化推广、品牌营销、电子商务、产品开发、包装设计等相关企业、工作室。联合郎酒、川酒酱酒、潭酒等各类酒企,开发集酱酒历史文化展览、工艺体验、酱酒品鉴、名酒名企参观、特色餐饮、高端民宿等于一体的酒文化特色旅游线路,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白酒文化体验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