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4年03月28日

向“新”出发 以“质”取胜

——市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主要负责同志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读书班侧记

□ 本报记者 许亚琴 刘明霞 李荣泰

3月24日至27日,市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主要负责同志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读书班举行。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泸州的“关键少数”用4天时间进行了一次集中“充电”。

开班式开宗明义:这次读书班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把握近期中央和省委有关部署要求,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进行集中学习研讨,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更好推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4天时间里,主题报告、专家辅导、分组讨论、主题发言无缝衔接。学员们心无旁骛地学习、交流,在读书班中汲取能量,在头脑风暴中厘清方向,学习氛围中激荡着推动发展的拼劲、干劲。

这次集中“充电”,围绕“关键课题”,聚焦“关键少数”,为学员们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精准辅导,向全市上下发出了向“新”出发、以“质”取胜,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

学到什么?

向“新”出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正当其时,意义重大。”江阳区委副书记、区长唐栋良认为,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的关键时期,市委举办读书班,将进一步激发和凝聚起全市上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参加读书班,既是一次理论素养的‘再升华’,又是一次工作思路的‘再厘清’,更是一次发展信心的‘再提振’,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4天时间里,学员们争分夺秒地学习,满满的感悟记在了厚厚的笔记本上,一个个标注的重点、圈画的特殊符号是学员们汲取思想精华的见证。从集中学、分组学到自学,从课堂内的争先发言,到课堂外的激烈讨论,头脑风暴凝聚起了发展共识。

带着思考学,这是一次更新观念、坚定信念的思想洗礼——“通过此次学习,让我们深刻领悟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读书班“南翼”讨论组第一召集人、市酒业发展局局长叶仕良表示,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路径,激发了深入推进“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强烈使命担当。

肩负责任学,这是一次开阔视野、提升格局的头脑风暴——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要求为“实”,这是副市长、古蔺县委书记任晓波在读书班学习后,对新质生产力的重新认识。在他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厘清同传统产业的辩证关系,特别是对于县域经济而言,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发挥比较优势,依托现有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选准赛道、精准发力。

时不我待学,这是一次提振信心、找准方向的自我革新——北方天普纤维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幸说,当前企业发展正处于瓶颈期,是需要突破的时候。通过学习,陈幸重新梳理分析了企业的长、短板,对企业发展走势有了新的判断。“我们将依托新力量、新技术以及国家政策,更好地把企业打造成为链主企业,为泸州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

悟到什么?

以“质”取胜,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读书班上,既有市委主要领导的主题报告,又有专家的授课辅导,既理论联系实际,又提出任务、教授方法,为学员们如何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实践指引。

在学习中明晰方向——高质量发展有什么丰富内涵?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读书班上,学员们围绕学习主题,碰撞观点、互相启发、凝聚共识。

“新质生产力的新,更多的是创新的新。”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刘淑兰谈道,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说传统的酒类产业就不要了,而去发展新的产业,更多的是要自我要创新。

在学习中增添自信——

几天来,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学员们热议的高频词。通过学习,大家不断打开思路,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

“4天集中‘充电’,学出了理论自信、路径自信、发展自信。”通过学习,纳溪区委书记谭荣兵认识到,紧扣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在学习中步履坚定——

读书班让学员们进一步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正确作为,要珍视发展基础,行稳才能致远。

“新质生产力的推广一定要量力而行。”市国资委主任杜磊提出,看到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同时,要保持冷静、头脑清醒。

通过学习,企业该怎么干?“结合新质生产力,向‘新’而动,以氘聚力,高质量建设氘代产业园。”四川新火炬公司董事长彭祖平表示,接下来,企业将向上借势借力,抓住机遇,力争国家新三线建设项目再次落户泸州。企业将以大项目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创建国家专精特新企业为抓手,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实现技术革新突破。同时,以“智改数转”为抓手,以产品要素为支撑,向高附加值的医药化工、新材料、食品等领域强链延链,建设具有全要素提升价值的氘代产业园。

要怎么干?

拼搏实干,推动泸州高质量发展

以知促行,学以致用。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本次读书班的所学所悟为行动指南,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推动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迈出更坚定步伐。

围绕“突破”发力。

刚刚履新的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局长李正梁表示,将把发展医药健康产业作为泸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抓手,按照“创新驱动引领、‘一体两翼’齐飞、突出制造为重、六医联动发展”思路,紧盯化学药、医疗器械、健康产品“三大赛道”,实施医药制造业和健康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奋力实现“双招双引、项目建设、企业服务、平台搭建”四大突破,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助推泸州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围绕“创新”发力。

“川南临港片区将充分发挥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蔡宗炜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产业创新为基础,优势优先,发展壮大先进材料、粮油食品、国际贸易三大百亿产业,推进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围绕“关键”发力。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动泸县赶超跨越、突破发展的关键变量。”泸县县委书记李仁军表示,泸县将从优势产业提质倍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扶持壮大三个方向发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下功夫、求实效,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走出会场,学员们学习热情依然很高,关于泸州高质量发展的讨论和思考仍在继续。4天的学习成果,最终将落脚到“怎么干”。大家表示,将用真理之光点亮奋进之路,以科学理论引领工作实践,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劲动力,努力正确作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奋力谱写泸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