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迪)2024年,我市高校毕业生人数约2.7万人,再创新高。日前,市人社局与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警察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七所在泸高校对接交流,收集各高校2024年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问题和诉求,制定《2024年在泸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服务事项清单》,供七所高校“点菜”,选择服务项目,并形成“一校一清单”服务台账,以精准开展2024年在泸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留泸率,帮助高校毕业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这是记者3月25日从市人社局获悉的。
这份《清单》包括校园招聘、岗位推送、就业指导、就业补贴、创业服务、培训服务6个方面内容。
在校园招聘方面,我市将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组织相关单位和企业进校园举行各类招聘会。
在岗位推送方面,我市将与高校建立泸州市岗位需求信息共享机制,依托“招聘企业和岗位需求信息库”“求职人才信息库”,邀请高校毕业生“扫码入库”,免费为学生提供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公招信息,精准推送优质国企、重点民企等的招聘信息。
在就业指导方面,我市将邀请职业指导专家走进高校,开展职业指导、求职咨询、简历优化等活动;依托“泸州就业”微信公众号“专家门诊预约”模块,学生可享受免费职业指导服务。
在就业补贴方面,毕业年度有就业创业意愿并积极求职创业的低保家庭、脱贫残疾人家庭、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身有残疾以及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可向学校申请15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在创业服务方面,我市将邀请创业指导专家开展创业师资培训、大学生创业项目巡诊、创业指导专题讲座等创业服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在线培训,提供免费培训服务,通过平台及时发布最新创业政策、创业活动等信息。大学生在我市高校各类创新创业平台或地方建立的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内领办且正在孵化的创业项目,以及在我市通过工商注册、民政登记,或以其他方式依法设立、免于注册和登记创办的创业实体(包括符合条件的“网店”和农业职业经理人),给予1万元/人一次性创业补贴。大学生创办企业吸纳就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其吸纳就业(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人数,给予创业吸纳就业奖励,奖励标准:招用3人(含3人)以下的,每招用1人奖励2000元;招用3人以上的,每增加1人奖励3000元,最高奖励总额不超过10万元。市内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获得创业担保贷款后,可向就读高校所在区县人社部门申请贴息。
在培训服务方面,我市将根据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培训需求,精准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服务。
“开展这些工作的目的,是希望能满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需求、把服务高校毕业生工作落到实处。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在泸高校的‘点菜’情况,全面推进各个具体服务事项。”市人社局副局长邹家燕表示。
有力度的政策措施,是护航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大打“组合拳”,通过完善社保补贴、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去年,我市向高校毕业生发放社保补贴、就业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等政策资金2163.48万元、惠及888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