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永强 余学娇
青白交错充满年代感的大门,干净整洁的沥青路面,宽敞的健身跑道,三五成群的居民围坐在休闲凉亭里下棋……“谁也没有想到,脏乱差的老旧小区改造后,就像是新的一样!”日前,在龙马潭区红星街道红星小区,居民王启云和来访的街道纪检干部聊开了。
红星小区修建于1997年,共有17栋楼595户居民,小区居住人员多是农转非居民,属于典型的建筑老、设施老、设备老、居民老的老旧住宅小区。
改造小区环境,过上舒适生活——这是小区居民共同的心声。为了这个目标,王启云和邻居们没有少跑社区、街道,甚至到区上相关部门谈想法。
面对群众的问题诉求,红星街道纪工委一方面及时疏导,一方面了解相关政策推动主责部门研究解决。2023年,红星小区终于被纳入全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该项目启动后,街道纪工委全面收集小区居民的期望与诉求,督促社区及时与区住建局、龙驰公司等对接,将红星小区改造项目列入日常监督重点台账,建立由社区监督员与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共同组成的监督员队伍。
历时9个月,红星小区改造完成,完成面积约4.3万平方米,修建休闲凉亭、健身跑道、停车位等,让小区既改外露的“面子”,也改惠民的“里子”,小区环境焕然一新。
红星小区改造是龙马潭区推进“民心守护”工程,大力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龙马潭区纵深推进“问需问计知民心、纾困解难暖民心、风清气正顺民心、息诉息访舒民心、便民利企亲民心”五大行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龙马潭区纪委监委将“民心守护”工程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制定“1+4”工作清单,配套制定四张“工作清单”,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重点,确保高位高效推进。全方位、多渠道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0余个,建立专项监督项目库8类35项。按照“可操作、能见效、好评估”原则,充分发挥片区协作优势,探索“信访提级、监督提级、审理提级、整改提级”四项提级闭环监督模式,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台账化管理、清单制销账、闭环式整改。
同时,督促相关主责部门将51项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纳入“一卡通”平台,构建“资金数据线上比对、疑似问题线下核实、问题线索快查快处”闭环监督体系,实时监督资金发放,自动预警提示风险点。督促相关惠民、惠企政策主责部门对57项惠民政策开展监督检查170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68个,推动兑现资金27万元。
此外,龙马潭区纪委监委紧盯“民心守护”工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作风问题,综合运用“室组地+部门”、大数据监督等方式开展正风肃纪督查,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件30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6件12人,举办“阳光问廉”乡村专场4场,督促整改现场问廉群众反映强烈的30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