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许亚琴
3月17日,《泸州市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从提升研发能力、支持平台建设、加快企业培育、完善配套政策四个方面推出二十条政策措施,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该措施将从4月18日起施行。这是记者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获悉的。
“真金白银” 助力企业提升研发能力
我市“真金白银”助力医药健康产业提升研发能力。我市将根据药品研发进度分阶段给予奖励,其中,对药品研发单个企业每年奖励不超过700万元。在医疗器械研发领域,我市将给予每个品种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且单个企业每年奖励不超过150万元。对原辅料研发,我市将给予登记人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且单个企业每年奖励不超过100万元。我市鼓励各医疗机构在省药监局完成院内制剂备案,对新出让院内制剂知识产权给医药企业用于新药研发的医疗机构,我市将给予每个品种不超过300万元的奖励。对符合条件的健康产品的研发,给予新获准的批准文号每个50万元一次性奖励。
我市将从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研发平台两个方面为医药健康产业平台建设提供支持。我市将加快培育引进医药合同研发机构、医药合同外包生产机构、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机构等产业应用基础平台。支持建设公共分析检测中心、新药评价研究中心、中试制剂中心、实验动物资源研究中心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对首次获得国家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项目达到3大项、5大项的单位,分别给予300万元、500万元一次性奖励等。对新获认定或批准建设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的奖补等。我市支持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设立的科研平台资源对外开放共享,面向我市医药企业开放。
多方培育
帮助企业快速成长
我市将从鼓励中药材种植、市场开拓、项目支持、技术改造等方面加快企业培育。
我市鼓励建设中药材标准化基地,打造“定制药园”,对生产基地和产地初加工在泸州、发展“定制药园”成绩突出的中药材新型生产主体,将按订单履约规模给予奖励。对新通过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企业、新通过地理标志产品的中药材企业、新通过川产道地药材品种备案的中药生产企业,分别给予奖励。
对新取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欧洲药品管理局、日本药品医疗器械局等机构批准,获得境外上市资质并在国外市场实现销售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第三类医疗器械、化学原料药(中药提取物)、中成药、化学制剂、生物制剂,每个品种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列入《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的产品,认定后第一年单个产品最高可获不超过100万元奖励。
我市对医药企业申报的各类科技项目给予支持,获得省级以上科技项目专项资金且用于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单个项目奖励不超过100万元。我市支持医药制造企业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投资金额达到标准将获得相应资助。我市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对新获批的国家、省级试点示范企业(项目),对确定为国家级能效领跑者、省级节能降碳标杆企业,对确定为国家级、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的企业均有相应奖补政策。
我市鼓励企业做优做强。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制造业领航企业、省级制造业领航企业分别奖励300万元、10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奖励2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对新备案的省级瞪羚企业给予30万元补助支持。
人才“牵手”泸州
每年可获最高20万元补贴
“二十条”推出人才激励措施。其中,对全职引进、培育的国家级人才或年薪300万元以上的科研人才,按不超过签约年薪6%的标准每年给予最高20万元补贴。对柔性引进单次薪酬10万元以上高层次人才的企业,按不超过薪酬总额20%的标准给予最高20万元资助。全职新引进并为泸州作出贡献的急需紧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正高级职称人员,经认定,3年内每月发放2000元生活补贴。对在站博士后按2000元/月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1500元/月标准发放租房补助;出站博士后留泸工作连续一年以上的,每人给予20万元奖励。对新引进、新获得(评)的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四川工匠,均有相应生活补贴。鼓励我市科技成果持有者在本市转化生产,每个品种奖励资金不超过100万元。
在金融服务方面,我市鼓励企业开展挂牌、上市、融资等资本运作,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的企业,按阶段累计资助500万元。鼓励金融机构特别是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支持医药健康企业发展,对医药健康领域科技创新、技术突破等新型专利开展质押融资和贷款服务。对年度新增生产经营性贷款的“链主”企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医药企业实施贷款贴息,单个企业贴息金额不超过20万元。
我市将设立医药健康产业基金,主要用于投资市内外优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人才创业项目、招商引资项目、本地企业培育项目。重点投向创新药、高端仿制药、现代中药、生物技术药、核医药、诊断检测、器械、仪器、高端医用耗材等领域,适当向中药材种植养殖和消费医疗、康养、医美等大健康领域拓展。
我市将强化招引服务。对成功牵头引进并落地产业链关联性较强的上下游工业企业,根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到位资金额给予负责引进的工业企业奖励,单个项目奖励金额不超过1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