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双 本报记者 蔺艳霜
“加把劲,今天就要完成清场。”近日,在泸州港纳溪港区石龙岩码头作业区一区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在机械轰鸣声中抓紧施工赶进度。
石龙岩码头是泸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建设3个1000吨级(兼顾3000吨级)泊位,设计年货物通过能力155万吨,建成后将成为泸州通过能力最大、设施设备最先进的散货集疏运港口。项目从2020年开工以来,已完成水工平台、陆域挡土墙、1号泊位门座机安装等。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7%,预计10月开港投运。石龙岩码头建成后将与后方产业园联动发展,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川南水公铁联运和四川南部及云贵川渝结合部大宗物资进出的又一重要节点。
开年以来,泸州水运就以“开年即开跑”的姿态奏响项目建设“奋进曲”。全行业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坚持盯着项目看、聚焦项目干、围着项目转,掀起“1+N”建设热潮。“1”即一个总体规划。持续攻坚泸州港总体规划修订,积极对接编制单位,结合自然保护区调整最新成果,全面修改完善主报告、环评和鱼评报告形成送审稿,力争鱼评报告通过省水产局审查并报农业农村部审批。”泸州市航务管理局水运建设科工作人员蔺政说,“N”即多个水运项目,包括石龙岩码头建成投运和在运码头技改升级,增加泸州港总体通过能力200万吨;泸州港铁水联运物贸集散中心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增加年货物周转能力70万吨;纳溪港区安达码头、合江港区榕山民用码头力争启动技术改造工作,有效支持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目前,除了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外,泸州市航务管理局正全力推进一批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力争大脚石作业区一期工程获得项目鱼评、岸线使用许可专题批复,完成项目初步设计报批和施工图设计编制工作;推动新街河散货码头尽快达到开工条件;泸州LNG加注站码头、泸州水上洗舱站码头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指导泸州港集装箱码头实施技术改造具备散货作业功能,新增散货年作业能力100万吨;高标准谋划泸州-遵义港建设、泸州港大脚石船舶制造工业园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