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袁玉华)3月15日,在第36个“爱国卫生月”来临之际,江阳区启动环境集中治理,确保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为广大群众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据江阳区爱卫办负责人周媛介绍,此次将重点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市容秩序治理、孳生地治理等。
环境卫生治理方面,江阳区对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暴露垃圾、积存垃圾、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修补坑洼路面,完善照明设施,维护更换损坏窨井盖等。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彻底清理陈旧性垃圾,治理杂物乱堆乱放,科学增设垃圾收集设施,整治散养畜禽现象。老旧(安置)小区和住宅小区清理陈旧垃圾、枯枝杂草,治理房前屋后杂物乱堆乱放,疏通排水沟渠,养护小区绿化。在建、待建(拆迁)工地治理乱堆乱倒建筑(生活)垃圾,规范建筑围挡,采取有效措施抑制扬尘。排查整治再生资源回收站废品占道、外溢,垃圾分类收集点(库)跑冒滴漏及垃圾、污水外溢现象,修补维护公厕设施等。
在市容秩序治理方面,江阳区积极治理路街占道经营、跨店经营、冒口经营现象,制止占用人行道、盲道摆摊设点行为。集中治理沿街墙体、电线杆、建筑物、楼道等区域乱贴乱画,清除各类“牛皮癣”、小广告。重点排查整治老旧(安置)小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乱搭乱建、违法搭建。清理“僵尸车”,规范各类车辆停放秩序。及时冲洗市场内油污、泥污较重的地面,操作台面及菜墩、菜板保持干净,清掏、疏通排水沟渠。临时便民(交易点)纳入监管范围,流动摊贩定区域、定时、定品种规范管理。全面整治早、夜市环境卫生和秩序,无垃圾爆桶现象,保持摊位环境干净。
在孳生地治理方面,江阳区重点围绕沟渠、池塘、景观水体、瓶瓶罐罐、轮胎积水、坑洼积水、雨水道口等进行治理。对农贸(集)市场、垃圾中转站、垃圾桶、厕所等进行治理,及时清除垃圾、食物残渣等。同时,对公园广场、公共绿地、绿化带、花鸟市场、建筑(待建、 拆迁)工地、景区景点等进行治理,从源头上减少四害孳生繁殖。
3月15日当天,江阳区全面启动、全域动员,区级部门、单位按照联系村(社区)的安排,主动下沉村(社区)一线,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同时向群众宣传、科普健康膳食等相关知识。群众自发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中来,形成全民参与环境卫生大扫除、大整治的良好氛围。“到处干干净净的,看着都舒服。”看到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和生活环境,群众满意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