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小梅 本报记者 刘墨
春意盎然人欢笑,花红柳绿格外娇。3月11日,合江县神臂城镇中学学生们期盼已久的春游活动开始了。
“在春游活动中融入思政课堂,让孩子们拥抱自然、参与实践,体验劳动的艰辛;同时,活动寓教于乐,能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独立乐观、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学校校长高文学表示,带领孩子们徒步15公里开展春游、野炊,就是要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上好思政课,引导孩子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万事开头难
传统思政“活起来”
说起春游,最初大家有诸多顾虑。“安全第一,带着那么多学生走那么远的路,适合吗?”“孩子们生性活泼好动,万一有个意外,怎么向家长交代?”2005年,学校第一次开展春游活动时,经受了重重压力。
为了打消老师和家长的顾虑,学校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要同时满足远足拉练、欣赏春景、动手野炊三个条件,选址很关键。学校组织教职人员多次沿着路线实地走、现场看,排查路途安全隐患,划定班级活动区域,落实取水地点,选取厕所场地……在反复调查研究、反复斟酌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春游方案、应急预案等,并开展了安全演练。同时,学校还争取到当地派出所的大力支持,由民警全程为师生保驾护航。那一年春游之梦终于开启。
春游成期盼
师生家长“动起来”
“第一次组织春游时,老师和家长们都很忐忑。特别是老师,直到学生全部坐回教室里,那颗心才总算落了地。”谈起第一次春游的情景,时任年级主任的王大勇记忆犹新。
“孩子们负重往返15公里徒步,培养了纪律性、自律性;搭灶生火做饭炒菜,学会了生活技能;参与小组合作,学会了团结一心和统筹安排……最重要的是,大家对安全有了切身感受,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说起春游的好处,老师们点头称赞。
“背着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等,看到娃娃们没掉队坚持下来,有心痛但更欣慰。”慢慢地,家长们开始支持春游。
“老师,今年娃娃们要去春游吗?”尝到了春游的甜头,每到春季学期开学,学生、家长、老师们总会摩拳擦掌。
就这样,神臂城镇中学一年一次的春游延续下来,已成为师生、家长们的一个“节日”、一种期盼。
不断做加法
课堂阵地“亮起来”
春游照常开展的同时,神臂城镇中学与时俱进,探索“春游+”,不断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思政教育成效日渐突显。
从老鹰捉小鸡、丢手绢、击鼓传花,到唱歌、朗诵、舞蹈,再到孩子们自主写生创作……春游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家长们笑开了花。此外,学校将春游与为中考学生加油相结合,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加油鼓劲;开设十佳美食评选,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深化劳动实践教育。
“得益于春游的思政教育引领,孩子们集体意识更强了,自我管理能力更棒了,参与活动更积极了。”九年级(3)班班主任赵小勤介绍。
“春游活动不仅勾起了我们童年的美好回忆,更让我们看到了课堂外孩子们幸福、健康成长的样子。”八年级(1)班学生家长表示,经历过徒步春游,女儿开始学做饭,还逐渐爱上了劳动,成了真正的“小棉袄”。
多年来,神臂城镇中学师生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学校先后被评为泸州市“优秀学校”“进步学校”“文明校园”等,学生在诗词楹联比赛、新概念作文比赛等多项赛事中获得泸州市一等奖,多名教师论文、赛课获县级以上荣誉。
神臂城镇中学是合江县中小学校落实“双减”政策,让教育回归本真,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一个缩影。全县各中小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纷纷将思政教育与研学旅行、劳动教育、家校共育、志愿服务等有机融合,拓展思政教育实践领域,让学生在现实场景、真实情境和亲身实践中学思践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