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心平 魏定国 本报记者 蔺艳霜
近年来,江阳区交通运输局聚焦农村居民出行和农村物流运输需求,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先行先试推出乡村“交商邮供”(交通+商贸+邮政+供销)融合发展模式,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客运服务、货运与物流一体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解决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消费品下行“最后一公里”问题,让乡村发展新动能得到充分释放。
高位推进 功能共享
江阳区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交通运输、发改、财政、商务、农业农村、供销社等部门及镇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建立由区交通运输局牵头,以商务、供销、公交公司、邮政、快递企业及镇街为主体的议事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融合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为了确保“交商邮供”融合发展顺利推进,江阳区整合统筹中央、四川省农村客运补贴资金,“金通工程”样板县奖补,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专项奖励资金,配套区级补助资金,对参与的客运快递企业运营、运输场站和车辆升级进行专项补贴。
目前,江阳区已建成具备仓储服务、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管理等一体多能的区级物流仓配中心,实现干支链接、统一仓储、集中分拣、共同配送的枢纽功能。同时,以农村公交首末站为接转点,对通滩、江北、黄舣等具备片区辐射能力的街镇,因地制宜建成具有客运服务、快递物流分拨配送等多功能的综合运输服务站7个,实现上联区级物流仓配中心,下接村级“金通·邮快驿站”的接转功能。
根据村民需求和出行习惯,江阳区依托邮政网点、商超、供销社和村委会布设村级网点,已建设完成“金通·邮快驿站”68个,实现物流快递接取送达服务一体化。
跨界合作 多方共赢
依托农村公交全域覆盖行政村、产业园区、景区景点等优势,江阳区畅通“农村公交+小件物流+邮政快递”的客货邮运输渠道,利用农村公交车站闲置空间设置“邮政快件放置区”。公交驾驶员“兼职”快递接件员,通过公交车将邮政、快递包裹配送至村级网点。2023年,区级物流仓配中心分拨运输邮件213万件,开通“交商邮供”合作线路13条,代运邮件约2.6万件。
在试点片区中,江阳区择优确定一家代表公司,整合圆通、韵达、极兔快递企业品牌进村入驻,采取共同分拣、末端派送方式,形成“统一分拣→运输场站交接→驾驶员运件→村委会派件”的工作流程,确保全过程规范高效。试点以来,基本实现上行快件当日寄送,下行快件当日送达。
为了帮助农特产品走出去、销量提上来,江阳区积极探索金通+特色产业+网络电商模式,结合江之阳、分水油纸伞、邓桂桂圆、林老五黄粑等特色品牌,依托邮乐网、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同步开展线上线下销售。截至2023年末,江阳区共开展农产品线上带货直播和线下带货促销活动14场次,销售农产品293.39万元、农资22.5万元,实现农产品寄递收入497.82万元。
如今,一张四通八达的“交商邮供”融合网络正在江阳大地上铺展开来。未来,江阳区将加快交通强国强省强市建设步伐,进一步推动“交商邮供”融合项目进村入户,探索更多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不断挖掘农村寄递物流通达深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