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4年03月12日

“护学岗”撑起孩子“安全伞”

□ 刘晓燕 本报记者 曾臻

3月11日7时左右,位于江阳区瑞景西路的泸州七中城西校区校门前车流如潮。教师徐小龙戴上鲜亮的护学袖章,护送孩子们平安进校。

泸州七中城西校区现有在校生3000余人,其中走读生2000多人,每到上学和放学时间,校门口人车混杂。“虽然学校门口路面宽,但是一到上学、放学的时候,校门口就堵得不行。”提起以前的情况,泸州七中党总支副书记、校长罗文燕忧心地说。

自2021年起,泸州七中城西校区组织教师成立了“护学岗”,分组在早、中、晚上学和放学时间,承担起秩序维护、交通疏导、文明引导等工作,劝导家长将车辆停放至指定区域,做到即停即离,避免造成校门前拥挤。同时,示意过往车辆减速慢行,护送学生安全通过马路,叮嘱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不长时间在外逗留。

泸州七中城西校区校领导、教师全员参与到“护学岗”,形成了常态化、全覆盖的固定护学模式。全体教师根据值班表定人、定岗、定责、定时加强管理,做到“护学岗”与学生上、下学同步同行,把学生从无序的人流与车流中分离出来,打造出一条绿色安全通道。

“我每天接送孩子都能看到老师忙碌的身影。老师们为孩子安全保驾护航,我们很放心,孩子也很有安全感。”学生家长吴莲深有感触。

“确保学生上学和放学的安全,不能光靠教师‘护学岗’,特别是每逢周五学生离校回家高峰时期,前来接送学生的车辆较为集中,交警部门的指挥疏导必不可少。”罗文燕告诉记者。

学生出行安全,一直是交警部门关注的重点。

“我们在泸州七中城西校区校园路段两侧设置了隔离护栏、绿化带分隔人行道和车行道,学生过街路口设置信号灯和监控设备,设置减速振荡标线和‘前方学校、减速慢行’等标志,最大程度保障学生安全,打造‘最美上学路’。”泸州市交警一大队酒城大道中队中队长杨军表示。

不仅仅是在泸州七中城西校区,泸州交警部门通过提前对各学校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组织管理,增加校园周边道路、路口的高峰执勤点位,调整校园周边重要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放行方案;积极对接学校作息时间表,安排执勤交警提前到岗;在城区各学校周边道路,引导家长和学生走人行横道,不拥挤,不闯红灯,劝导乱停乱放、随意穿插、抢行等不文明交通行为,严防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全力守护学子上学和放学安全。

与此同时,泸州交警部门开展了多样化、针对性强的校园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引导学生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走斑马线,积极向家长、学生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详细讲解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倡导摒弃交通陋习,养成文明交通行为习惯,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