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24年03月08日

酒城巾帼榜样讲述“她”故事

□ 本报记者 张婷

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在基层治理的最前沿,在照料老幼的细微处,随处可见酒城女性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身影,她们用拼搏展现了酒城女性“柔肩担重任”的亮丽风采,用智慧彰显了酒城女性“能顶半边天”的坚韧力量,用汗水谱写了酒城女性“巾帼不让须眉”的精彩华章。

3月6日,“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泸州市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4周年主题活动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活动现场,周小仪、高雁、廖明秀、李婧玥等先进代表,用自身经历激励新时代女性。

爱心助力乡村振兴

合江县银荔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小仪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20世纪90年代,周小仪拿出自己所有积蓄,带领7名国营日杂公司下岗老职工,重新组建民营企业,先后创办了银荔日杂公司、银荔旅游公司、八达劳务输出公司、利顺农业开发公司等企业。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周小仪积极响应合江县委县政府的号召,认领帮扶地处福宝镇最偏、最远、最穷的鲤鱼村。为了鲤鱼村的发展,周小仪多次现场考察,个人出资30万元,与镇村合力打通了一条“断头路”,出资10万元维修危桥。要让鲤鱼村真正从脱贫走向振兴,还需要有产业支撑。为此,周小仪主动找村民了解情况,村民们认为养鱼是条好出路。于是,她联系了引水工程,再出资10万元,将山泉水引到了挖好的鱼塘里,让1万多尾鱼苗在这里安了家。

虽然周小仪已70岁,但她觉得自己依旧有发光发热的舞台。作为一名有着29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周小仪表示,将不忘初心,永续情怀,在爱心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书香里的家国情怀

这些年,古蔺县第五幼儿园副园长高雁发表和出版了几十万字的作品,其中,她对自己的长篇小说《蔺州硝烟》印象深刻。因为该书的出版,帮助了烈士亲属成功寻亲。

烈士王文林是书中的主人公之一。1950年,王文林随解放军部队到古蔺剿匪,不幸在箭竹坪牺牲。由于当时通信条件的限制,远在河南的烈士亲属没有得到准确的信息。70多年来,烈士亲属历经两代人苦苦找寻,仍一直没有消息。一个偶然的机缘,王文林的孙子王振峰得知有《蔺州硝烟》一书后,联系上了高雁,问其书中写的王文林埋葬地是否属实。高雁只能遗憾地告诉他,这个细节是虚构的,但是可以帮助他去寻找王文林真实的埋葬地。

高雁积极联络古叙两地相关部门人员和自己的朋友,在他们的大力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王文林安葬地。王振峰一家在亲人墓地面前,泪流满面,痛哭失声。高雁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每一块烈士墓碑的背后,都有一个为了国家牺牲小家的故事。这影响了高雁的创作方向,从此,她的文字里融入了更多的家国情怀,追求更多的社会担当。

“回首来时路,我感谢书香丰盈了我的人生,涵养了我的家国情怀。”高雁说,希望在阅读风气的熏陶下,每一个小家庭更加幸福安康,国家更加文明富强。

善良与爱助孩子们成才

泸州市税务局二级主办廖明秀的家,和大多数普通家庭一样,家人朴实善良、夫妻相濡以沫、家庭和睦温馨。

廖明秀的小家,成员在逐渐增多,从最初的两个,到现在的五个。嘉华是儿童福利院的一员,也是小家的第四个成员。从嘉华11岁起,廖明秀走进了他的生活:带他逛超市、进书店、吃火锅,给他买衣服、购年货、过生日。廖明秀儿子浩珂也很关心小嘉华,每每遇到好吃的、好玩的、对学习有帮助的东西,都会分享给这个弟弟。2022年11月,廖明秀的小家又迎来了第五位成员——12岁的建雄。

廖明秀和爱人都曾是乡村教师。当教师时,为了激励孩子们好学上进,从2002年起,他们每学期用一个月的工资给孩子们发奖学金,自费带他们到泸州看大山外的世界。而孩子们的成长成才,让一切变得更有意义。

“与其说我们给了他们微不足道的温暖,不如说他们给了我们淳朴的感动。”廖明秀说,看着孩子们愈发开朗自信,她和丈夫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家事法官守护万家灯火

家事纠纷中修复情感裂痕的不易和对子女亲情的难舍,不仅存在于当事人之间,也是摆在家事法官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解题、如何答题,成为叙永县人民法院法官李婧玥时常思考的事。

2020年,李婧玥承办了一起离婚纠纷。这起纠纷中,原告、被告均长期外出不归,将两个未成年子女独自留在家中。在一次上门时,李婧玥和同事看到眼前的一幕愣住了:目之所及一片狼藉,凌乱的屋子、哭泣的孩子、许久没洗的碗筷和发霉的剩菜。而本案被告因一场车祸右腿截肢,他对李婧玥说“坚决不同意离婚”。

离婚纠纷如何化解?两个孩子的监护抚养问题怎么解决?两个难题摆在李婧玥面前。鉴于该案的特殊性,办理案件过程中邀请了共青团叙永县委、县妇联、县关工委及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室调解员共同参与该案的调查、走访和讨论协调,同时对该案原告、被告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的行为发出责令履行监护职责告诫书,并在该案中引入社会关护员进行回访、调查。在开庭审理后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经过三个小时的调解,终于原告、被告就离婚和子女抚养问题达成了一致,签订调解协议后,双方心平气和地走出了法庭。一起矛盾尖锐的离婚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这样的案件在李婧玥的工作中时有发生,就像大多数家事案件一样,普通、琐碎,但关乎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李婧玥是一名普通的基层法官,她说:“我愿意为了那个更好的结局、更好的可能性,更加努力一点、执着一些,守护万家灯火。”